开篇明义,这是一篇书评,写的是一本这几年在英语世界很流行的书 Carnage and Culture,前年这本书被翻译成了中文,《杀戮与文化》,引起了很多的很多的讨论。我本人并非军迷,更是战争史小白,所以这本书虽然去年就买了,但也只是用了一个晚上随便翻了一下而已。直到有一天在读书打卡群里和大卫哥聊起了这本书,才觉得里面的很多故事匪夷所思,很多思考发人深省,而且我们这种不上战场不好军事的人,也有很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至于是什么,允许我先卖个关子。
《杀戮与文化》西方战争史上的那些怪事
我们很多中国人,对西方战争史上的那些著名故事并不陌生,但是,如果从我们中国人对战争的理解上,去仔细思考这些故事,会常常觉得匪夷所思。下面我就列举几个:
首先,西方战争中,经常出现两阵对垒,不用计谋,一步不退的互砍战。
在这里,我要先解释一下书名中Carnage,这个词,在中文版中被翻译做“杀戮”,不能说翻译的不好,但是很可能会给人带来误解,把Carnage理解为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或者清军南下时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种,对完全放弃抵抗的人的大规模屠杀。但是,事实上,这样的屠杀,在英文中叫Massacre,和Carnage根本不是一回事儿,而Carnage应该怎么翻译呢?我也不知道……我这么说不是要找抽,而是因为中文中就没有这个词,或者说中国历史上就没有Carnage这种现象。Carnage是什么呢?是指两个都有战斗力的军队,一步不退,互相砍杀,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为止。
中国战争史上,战争基本就是两种——击溃战和围城战。像西方战争那样一步不退的互砍的情况,好像就真的没有发生过。苻坚带着前秦几十万人南下,南方军队一打过来,立刻大败亏输,一溃千里,各自逃命;赵光义北伐辽国,开始还挺顺利,后来一不留神受了点儿小挫折,立刻溃不成军,几万人横尸遍野;萨尔浒之战就更搞笑了,李如柏的明军听说努尔哈赤打过来了,还没接战就散伙儿了,后金敌军都没见到,自己人把自己人踩死了好几千。
这样的战争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数不胜数。这也是逻辑的必然,因为,军队,本质上就是要把个体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而军队的战斗力,就是军队的组织力。而军队的组织力一旦出了问题,军队就必然溃散,大家都机灵,一看形势不对就跑掉了,到头来,损失数字都无法统计,因为反正军队作为组织是没了,具体那些人里面,有多少被杀了,多少受伤了,多少跑回家了,不知道!像西方战争那样,在战场上一个一个杀,杀到最后一个人为止,阵亡数字可以精确到个位数的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
其次,西方战争中,经常出现人数比例极其悬殊,而人少的一方又能以弱胜强的情况。
我们中国人说起以弱胜强,首先想到的就是赤壁之战,可是赤壁之战中,曹操大军号称八十三万,其实也就是个二十万,孙刘联军虽然人少,也总有个四五万,这种人数比例上的差异,要在放在西方战争中,那根本不叫以弱胜强。
西方的以弱胜强是什么样的呢?就说第一次希波战争中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希腊联军不到一万,波斯联军十几万,人数比例一比十几,结果呢?两军,开始 Carnage,开始互砍,最后希腊联军大胜,希腊联军阵亡192个人(注意,统计数字精确到各位),波斯联军阵亡4500多。波斯联军,居鲁士大帝,那可是征服了印度,埃及,巴比伦这些“人类全部已知文明世界”的强大军队啊,记过碰上小小的希腊,稀里糊涂就被揍了。
短短几年后,波斯的大王薛西斯卷土重来,这一次,波斯联军有六十万,那可真是投鞭断流啊,而希腊这边的,东拼西凑,凑出来七千,而且还没法一次性到位。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就带着300人的军队,跑到温泉关,和波斯的六十万大军打了一仗。这交战的几天里,这300多人,歼灭了波斯军队超过两万人,自己还没有什么损失。这是在陆地上,而在海上,希腊的另一个城邦雅典的海军,凭借200艘船,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全歼了波斯联军1000艘船的舰队,史称萨拉米斯海战。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提到的希波战争中的几次战役中,人数少的希腊军队,可没有一次使用过什么计谋哦。(要说有计谋,就是马拉松战役中,希腊联军在两片沼泽之间的平原列阵,这样不会被波斯联军从侧翼包抄,这放在中国古代算得了什么计谋啊!)就是冲上去互砍。再看看我们孙子兵法中说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分之,少则逃之。希腊联军只有对方的十几分之一,不但不逃,还在平原列阵,和对方互砍,这不是太奇葩了吗?
最后,西方战争中,一支军队可以越打越强,甚至是越输越强。
罗马军队曾经和迦太基军队,打了三场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第一次,迦太基输的连内裤都不剩了,没关系,几年后,在汉尼拔的带领下,迦太基卷土重来,绕过阿尔卑斯山脉,来到了罗马城的背后,和罗马联盟军展开了一场战役,史称坎尼会战。人数处于劣势的迦太基军队(三万八千人),大胜罗马联盟军,八万罗马联盟军,阵亡和被俘七万多人,更重要的是,80名前任或现任执政官,保民官,元老院元老这些“国级”领导人阵亡或者被俘,简单的说,罗马的几乎所有主力军队,和几乎所有具有行政能力,组织能力的上层精英,在这一场战役中,全完了。
那罗马总该投降了吧?没有,罗马人说,来吧,接着打。之后的十几年,汉尼拔带着迦太基大军,横扫亚平宁半岛,几乎是每战必胜,但就是没法把罗马打到投降,到后来汉尼拔实在是打不动了,要撤军的时候,罗马联盟军,又追出来,和迦太基军队打了一场扎马会战。一仗打下来,罗马联盟军阵亡两千,而迦太基军队阵亡两万,于是,第二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又输了……
西方军队为什么总能赢?
让我们回到《杀戮与文化》这本书,这本书的结构很简单也很清晰,就是写了九个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并且得出了一个挺大胆的结论——西方军事力量,是这个地球上最致命的,最有杀戮效率的军事力量。
你一听这不是废话吗?200年来,西方军队,借助先进科技,军舰大炮,飞机导弹一扫全世界,它当然是最有杀戮效率的军事力量了嘛,我们中国人,自打1840年鸦片战争起,对这种力量,就是一个字——服!
但是作者不是这个意思,作者的意思是,自打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起,自打冷兵器时代起,西方军队,就是这个地球上,最厉害的军队。
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去看了一眼豆瓣上对这本书的评论,80%的评论一言以蔽之,就是“迎头痛骂”,包括前几天,读书群的大卫哥,也写了这本书的书评,总得来说也是驳斥和嘲笑的态度。是啊,我要是个军迷我也炸了锅了,你们西方军队从古至今就是最厉害的军队?有本事把希腊联军拉来跟我们的项羽打打?有本事把你们的战略之父叫来和我们的诸葛亮比比?
我想我们不要干关公战秦琼的事,作者作为一个西方学者,他得出的结论当然很有可能偏颇,我们也没有什么必要追究,关键是,作者是从什么视角,得出的这个结论?看看这本书你就知道,作者根本没有从通常军迷们讨论的武器,装备,地缘,战术这些角度来看问题,而是回到了这个问题的最底层——从文化和军队组织样式的角度,来看西方军队和东方军队的差异和优劣。
这也就是重读这本书时,我被吸引的地方,就像开头说的那样,我们不上战场,不好军事,古代两军对垒,谁强谁弱,谁赢谁输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是,在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会身处一个组织之中,并因此会感兴趣,一个组织的效率,是怎么获得的?又是怎么丧失的?这才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意义。我想,无论我们今天,在一个组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这本书,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启发。
公民兵的概念
让我们回到之前提到的,西方战争史中的那些怪事。第一,为什么不用计谋,要一步不退的互砍;第二,为什么会发生人数比例极其悬殊的以弱胜强;第三,为什么西方军队可以越输越强。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引入一个“公民兵”的概念。(注意,不是工农兵)就是说一个人,他首先是个“公民”,其次才是个“兵”。
那么什么是“公民”呢?就是一个人的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政治义务是统一的。
没看懂是吧?太抽象是吧?我知道,要说清楚这个概念确实很复杂,原因在于,我们的文化是从农耕文明演进过来的,在农耕文明中就没有“公民”的概念。而古代人类绝大多数的文明都是农耕文明,所以“公民”这个概念,确实很奇葩。我们必须要一点一点的,从古希腊这个公民概念产生的源头,去一点点理解它。
古希腊和其它文明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工商业文明,工商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人们不是从同一个空间中获取生存资源,而是从不同空间中,通过贸易来获取生存资源。这样的文明就有一个特点——不太可能有一个集中的领导。每一个人,每一艘船,都是独立的经营单位,不可能让领导来统一管理的。于是,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就很奇葩,它几乎没有头儿,刚才说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根本就不是我们理解的国王——斯巴达的每个国王只有两年的任期,且同时还有两个国王。至于雅典,连国王都没有,公民大会选出的执政官,保民官都只有一年任期,不能连选连任,雅典城的大事小情,都要由公民大会决定。
这里要注意,到这里我们说的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只涉及了民主。千万不要以为有了民主就有了公民。民主只能解决平等的问题,而公民,如我们前面所说,是一个人的财产权利和政治权利,政治义务的统一。
人类所有的组织中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二八法则,一个组织中,一定是有精英也有笨蛋。一个精英,借助他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就会越来越有钱,而他的子孙,就会利用有钱的优势,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组织中的优势地位。所以贫富差距就会拉大。但是二八法则同时也决定了,穷人一定是大多数,穷人会跟富人说,把钱分了吧?不然宰了你!然后,组织就崩溃,重新构建了,这样的交替循环,充斥着各个文明的历史。
所以什么是不好的政治制度呢?就是富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而穷人越来越没有希望。与此相对应的,一个好的政治制度,就应该是,让富人有安全感,而让穷人有奔头。
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完成让富人有安全感,穷人有奔头的政治制度设计,靠的是一个人——梭伦。公元前594年,他发动了梭伦改革。梭伦改革我们在高中历史中都学过(楷体字,不考),限于篇幅,我就不具体赘述了。总之,梭伦改革中,有两条重要的措施,使得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得以实现了让富人有安全感而让穷人有奔头。
首先,规定穷人不能因为负债,而把自己卖做债主的奴隶;其次,把人按照财富水平分成四等,等级越高,越有权担任更高级别的公职,同时在战场上也有权参与更高级的兵种。
再提炼一下,第一条的意思是,穷人不能沦为奴隶,要让穷人有奔头;第二条的意思是,这个国家的所有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要和财产权利对等起来。
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古希腊人,就成了“公民”。
西方军队的杀戮效率从哪里来?
之所以要费这么大劲,说清楚“公民兵”的概念,是因为只有理解了“公民兵”的概念,才有可能去理解,西方军队的杀戮效率,是从哪里来的。
《杀戮与文化》中对比了希腊联军和波斯联军,战斗力上的很多细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条,财产。
波斯军队,所有人,上战场的时候,都要把自己的全部金银财宝带在身上,所以两次希波战争,每次波斯联军一败,希腊人那可是发了财了,金银财宝遍地。你说波斯人这是疯了吗?
因为财产留在老家不安全啊,波斯实行的是专制制度,每一个人的财产权利,和他的政治权利没有统一起来,今天这个房子是我的家,这个女人是我的老婆,我出去打几年仗再回家看,还是不是我的就不一定了,没有人保护我的财产权利。每个人只能对国王负责,对自己,对他人都没法负责。
所以在专制制度下,一群人就是一盘散沙,每个人互相不负责,又谁也信不着,所以出门打仗,金银财宝只能带在身上。
而希腊的公民制度,造就了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一个人的财产,土地和老婆,都可以放心的放在老家,而轻身上战场。但与此同时,老家的社会关系网络,也被一个人带到了战场上,如果一个人在战场上怂了,老家关系网络中的人看在眼里,这个人将来回了老家,就等着被笑话一辈子吧!所以每个人都会在战场上奋勇向前,因为每个人,都在对自己的公民关系负责!
第二条,权利
波斯人,那是根本没有政治权利的,所有的政治权利,都在最上面的国王的手里,国王可以说杀谁就杀谁。这就是那句古话“伴君如伴虎”啊!
而希腊人,因为身处平等的公民制度中,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政治权利。比如一个将领羞辱了一个士兵,对不起,你是要去公民大会受审的。是的,尊重每一个人,使得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尊严,这也是西方军队战斗力的来源。
第三条,义务
在波斯这样的国家,所有人都只对国王有义务,而国王没有任何义务。所以国王在战场上一旦发现形势不对,是可以掉头就跑的。而国王一跑,剩下的人还打什么啊?就成了前面说的溃败战了嘛!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波斯舰队就是这么输的,薛西斯一跑,波斯舰队就崩溃了。
那要是国王是个勇敢沉着,一往无前的人,会不会好一点呢?也没有用!他也会成为对整个军队战斗实力的拖累。中国有古语“擒贼先擒王”,在古代东方的战场中,就存在这样的斩首逻辑,一旦干掉了对方的头领,对方的军队就满盘皆输。
而在古希腊式的军队中,就不存在这样的逻辑。每一个人的义务,都是对于军队这个整体的义务,而不是对于某一个人的义务,就算将领阵亡了也没有关系,接着打嘛!因为我是对整个军队负责,只要军队还在,我就有负责的对象,我就要打下去。
所以,古希腊这样每个人对军队负责尽义务的组织形式,和波斯那样只对国王负责尽义务的组织形式,战斗力,能一样吗?
解密西方战争史上的那些怪事
如果我们理解了上面的这些讨论,就可以看出,在文章开篇提到的,西方战争史上的那些咄咄怪事,其实是逻辑的必然了。
先说说为什么西方军队可以越输越强。
这就是因为西方军队战斗力的基础,是一个一个公民兵结成的社会网络,而不是什么中心化的组织。
满清能用20万人吞并整个中国,就是因为明朝是一个中心化的组织,崇祯皇帝一死,太子又找不到,整个国家的力量,就没有办法再组织起来了。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又不是公民,又没有什么政治权利可言,自然也就对谁都没有义务,反正不管谁来了,都是要种粮交税,何必拼上性命去反抗满清呢?
可是这样的情况,在古希腊古罗马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你把古希腊古罗马的每一个公民兵都杀死,否则这样的民族,是根本就征服不了的。
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古罗马再次取得胜利,他们为了彻底消灭迦太基,在地里洒上了盐,把所有的女人卖为奴隶,把所有的成年男人都杀死,所有的男童都阉割,在这血腥的灭族战的背后,是因为古罗马人深知,如果不这样做,以公民兵为基础的西方军队,是有极强的韧性的,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同样的道理,公民兵带来的军队组织样式,使得它随时可以扩张,因为公民权本身,是随时可以发放的。坎尼会战以后,罗马就是通过普发公民权,把外族人不断的变成罗马公民,纳入到自己的军队体系中,罗马的公民权很值钱,所以自然罗马的兵是越输越多,罗马的军队是越打越强。
所以一支东方军队,除非你一直赢,不然你就不算赢,你赢了再多的战役,一场战役的失败,就有可能让你满盘皆输,彻底滚出历史舞台;
而一支西方军队正好相反,除非你杀掉我最后一个公民把我灭族,否则我不算彻底输,随时有可能翻盘。
不得不感慨,这两种军队组织样式的优劣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前面说的是整个战争中西方军队的组织样式带来的优势。再来看西方军队为什么要一步不退的互砍,西方战争史上为什么会发生人数比例极其悬殊的以弱胜强。换句话说,西方军队在战术层面上的优势,又是怎么获得的呢?
我们去读中国古代的战争故事,会发现,中国古代战争所依赖的“谋略系统”,是以将领为中心的,更准确的说,是以将领的智力为中心的,赢了那是因为将领战术得当,输了那是因为将领是个笨蛋。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下,演化出了错综复杂的“谋略系统”。
可是再去看古希腊,古罗马人打仗,他们用的是方阵。所有人站在一起,密密麻麻,这样的打仗方式,一直持续到美国南北战争。而一旦使用方阵,谋略所能起到的用处,就很小了,真的打起来,还是要靠士兵一刀一枪的 Carnage,直到杀到对方最后一个人为止。而在这样的战斗中,将领的作用,就被弱化了,战争的中心,变成了每一个士兵的表现。
这就要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是战争?战争的本质,是吧一群人分散的力量,组织成一股集中的力量。所以说,战场上的所有战术选择,本质的目的,都是为了集中分散的力量。
中国人为什么要搞“谋略系统”呢?就是因为中国军队的力量太分散了,作为将领必须要对这些分散的力量进行“资源整合”,这就是谋略。
西方军队为什么很少用谋略?因为西方的公民兵制度,使得西方军队,天生就是一个整合好了的力量。每一个士兵,凭借着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单兵作战技巧各尽其职,同时,凭借社会关系网络,信任身边的战友。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军队打仗不能用方阵呢?因为中国军队形不成这样的荣誉系统,每个士兵也没法去完全的信任身边的战友嘛!
每一个人,都信任自己身边的战友,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组织力啊!每一个人都怀有极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各尽其职,没有公民兵的传统,不可能做得到。
在中国军队中,只有用纷繁复杂的计谋,才能整合如此分散的力量,但是在古代战场中,信息传递速度缓慢,手段有限,除了韩信这样“点兵多多益善”的天才将领以外,多数情况下,人越多越乱,“资源整合”越困难,一不留神就会发生溃逃战,被“以少胜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两种力量交战,看着西方军队笨笨的,呆呆的,可是真要打起来,结果,我们都看到了。
一点感悟
写到这里,《杀戮与文化》这本书中,对西方军队军事组织样式的探讨,基本上就介绍完了。
但是前面我也说过,对于我们来说,古代两军对垒,谁强谁弱,谁赢谁输和我们是没什么关系的,我们读这本书时,值得思考的是,在我们所身处的组织中,怎么改造组织样式,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很简单,把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改造成“公民成员”嘛!
比如说很多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都会给员工发期权,这就是一种好的方法,可以让员工觉得,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功,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员工,有真正的动力为自己的企业负责和尽义务。但是,期权的作用毕竟是太弱了,就算你给一个员工1%的期权,也就是1%而已啊,他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豁出来为公司干啊!
而更好的组织样式,是卫星CEO,就是一个组织虽然有领导,但是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件事,一个项目上的小CEO,每个人,都对自己承担的工作,判明的情况,付出的劳动,握有完全的主动权。每个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多少,做多少,怎么干,怎么做,自己完全说了算。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同时,在价值观的整合下,每个人,都对整个公司,凭借着荣誉感和责任感负责,并且相信其它每一个同事,这,就是“公民兵”,在现代组织中的重生嘛!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慨,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古人的智慧已经足够,就看我们能不能读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