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纪录片的感与悟

纪录片的感与悟

作者: 我的E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2-03 22:17 被阅读0次

目录

一、《舞者》

二、《历史的拐点》

三、《汗匈之战》

四、《凤追司马》

五、《幼童》

六、《玄奘之路》

七、《喋血长平》

八、《帝国的兴衰》

九、《河西走廊》

十、《大明宫》

十一、《激变宣武门》

十二、《解说货币战争》

十三、《零零后》

十四、《公元一六四四》《大明皇帝》

十五、《穷富翁大作战》

十六、《医》

一、《舞者》

1、 年少时就背负了太多盛名,不免内心的压力。 从小学习舞蹈,从越来越多的困惑,到最后与家人和谐相处,与自己达成和解。主人公犹如坠入人间的天使一般。

2、成为顶尖的舞者,需要天赋,也需要持续的努力;

二、《历史的拐点》

三、《汗匈之战》

1、汉武帝马邑之战经验:管理链条过长:看似偶然的事件,从整体上来看是必然的

2、对待匈奴战策上:秦和汉朝是有不同的。 秦始皇建长城来企图抵御外邦侵略, 汉武帝花费十几年的征战,彻底歼灭了匈奴,可以说是在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但,秦始皇,汉武帝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由于军事上的胜利,导致执政中都有残暴,穷兵黩武,造成百姓的苦难,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是战争不可避免的代价,各国,各个朝代都一样。战争过后,从结局上是胜利,但后产生的影响上也是失败

3、大将,帅才都需要一定的实力 + 运气。 同样讨伐匈奴,卫青七战七胜, 霍去病四战四胜 ,或结合匈奴人作战特点 或模仿匈奴人作战。 但李广 ,就运气不佳,尽管能力出众,但 能力与战绩不匹配,因而终其一生,没被封侯。 同样,李陵更惨,率几千精兵,讨伐匈奴,本想避其锋芒,打匈奴背部,谁知直接遇到匈奴主力,兵败被俘。

4、商鞅变法,

1) 10年内的唯一目标,军事强国,一切法律、农耕、政治为此开路。

2)商鞅重刑法,百姓受苦,重刑法与官宦贵族,被贵族记恨。或许商鞅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只是没想到会真的应验

5、下西洋

1)郑和七次下西洋,是政治行为,可能为了寻找朱允炆。

2)花费巨大,以亿计费,朝廷负担巨大。 明朝逐渐实行了海禁。曾经的世界最强的航海技术,一点点被遗弃。

3)经验,如100年后的西方开辟新道路一样,走经济商业推动之路,不但不赔钱,还狠狠赚钱

四、《凤追司马》

1、司马迁的两年游学—玄奘的西行游学-清朝幼童的留学,游学或者留学,从古有之,开阔眼界,丰富阅历的必要经历

2、司马迁真正做到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五、《幼童》

1、甲午海战前,派遣幼童到海外留学,这是明智之举,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学业途中被遣返。

2、同时期,日本也派往了留学生赴海外留学。这些留学生,日后在甲午海战等战争中,直接在战争中相遇想杀

3、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会打败一头羊领着一群狮子。开明之士固有,但无法决定历史的结局

4、侵略性格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很好带有侵略性格的民族,而且常常活在自己是泱泱大国的梦里,不知己也不知彼。清政府自信能打败日本 活在自己的梦里 ,处处都是危险而不自知

5、保护好自己的真实实力不外漏:甲午战争

6、中国历代倾向于写统治者的行为 比如慈溪下了什么命令 李鸿章写了什么什么信 ,不关注实际的行动准备情况。甲午战争时,武器装备已经落后了日本。准备的战舰 第一次大考 居然是真的战场上,而且是在装备远远落后的情况下。

六、《玄奘之路》

1、靠什么来支撑若干次的生死存亡呢

2、玄奘对唐朝有深深的眷恋:一开始偷偷逃过秦朝的阻拦出国游学,归来时,为了取得统治者的支持,把取经之功归结于朝廷的支持

七、《喋血长平》

一个错误的悲剧,往往是因为当事人犯了多个错误,造成的。

八、《帝国的兴衰》

土地兼并,贫富差距大

九、《河西走廊》

1、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朝代,当有不同的矛盾时,它的重要性会有巨大不同

2、其实现在的历史,是中原的历史。

3、中华民族历史上都不是一个具有侵略性血统的民族,敌不犯我我不犯人。敌要犯我,我评估自己的实力而定:

秦朝灭六国前,也有匈奴问题,但一直把同意六国作为最大事;

汉武帝前,汉朝已经知道打不过匈奴,只能和亲求安定;

汉武帝时期,在慢慢积攒实力后,才多次反击

ps: 要说一个例外,可能是成吉思汗了

4、国民党、共产党抗战时期,的攘外与安内问题,同样是内部统一,外部侵略,孰先孰后的问题提。

十、《大明宫》

除了从鼎盛到被毁的哀叹,还要细细思考,为什么被毁后,轻易新建不起来了呢?阿房宫是也,圆明园也是

这同一个人的跌宕起伏十分相似,需要锤炼:今天破产 明天可以东山再起的能力:

1、心态的锤炼

2、抓住最核心的能力

十一、《激变宣武门》

1、对于李渊,是选能者居之,还是长者居之,是个难题,但这道题必须要做个了断,否则就会面临被选择。 历史上的朱元璋挑选朱允炆时,也曾经面临相似的局面

2、对于李建成而言,或许一如霸王项羽,狠下心,置敌人于死地,才能彻底的放心。不过他或许是不忍心,或许是没有机会

3、突然发现,十分贫困的家庭,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孩子。 有点类似古代的太子一样,全家人押宝在一个人身上,肯定很大概率会不尽如人意,不如多生几个孩子。

十二、《解说货币战争》

生产力的提高,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其他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只是短暂的延迟了经济危机的到来。

ps,《低欲望社会》

十三、《零零后》

因势利导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以及承担后果

十四、《公元一六四四》《大明皇帝》

1、朱祁镇,听信宦官,50万大军,败给瓦剌2万军队,咎由自取

2、一个朝廷,中央集权,不把眼光放远,国防不重视,自己不居安思危,凡事不进则退

3、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朱元璋怕其大权独揽,造反,废了丞相; 明朝有了中书省,权利油丞相一个人,分散到了多个人; 想起现在,分散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所有参与者。

权利集中与分散,影响决策与执行的效率,但关键还在于相互制衡,否则,都会权利集中而导致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力。

十五、《穷富翁大作战》

底与符文们的差距原因在哪里。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哪里,抛开自出生就自带的身份,家庭外,还有后天的:

学历。一份好的学历,与小学毕业的两人,在找工作方面应该会相去甚远。

人脉。相当于敲门砖

经历。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的角度

其实还可以制作一个不同视角的穷富翁,比如为了验证学历的重要性,让不同学历的人,从一穷二白做起,除了找家里、熟人、外来资金外,2个月内各自会发生什么变化

十六、《医》

影响比较深的几句话:

1、大多数病都治不好,需要依赖医学的发展;

2、医生进最大努力给病人精神的鼓励,在生病期间尽量过得舒服些

3、病人直接在网络上互相鼓励,是非常好的精神治疗手段。

4、医生需要的谨慎、超负荷手术,需要体力和精力的双重支持

相关文章

  • 纪录片的感与悟

    目录 一、《舞者》 二、《历史的拐点》 三、《汗匈之战》 四、《凤追司马》 五、《幼童》 六、《玄奘之路》 七、《...

  • 龙场悟道:从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心即理

    纪录片《王阳明》第三集主题是“悟”,“悟”字由“吾”和“心”构成,于本体上说是指我与心的统一,于实践上说是指体认吾...

  • 《白说》感与悟

    前几年就听朋友提起过白岩松老师写的白说,但没太重视。昨天,偶从同学那借来,细细品味与阅读。 我是大二在校生,普...

  • 感触

    望之所感,感之所想,想之所悟,悟之所道。这应该就是感触吧。

  • 敢 于 心 践 于 行

    学 习 感 悟 ...

  • 2019-02-01

    结 营 感 悟 ...

  • 教学中的“感”与“悟”

    《穷人》这篇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采用抓重...

  • 墨缘感悟赋

    墨 缘 感 悟 赋 ...

  • 《憾悟与感概》

    ,文/老牛覌象 随着冬季的雪花飘落,丁酉年即将进人尾声。 虽然盘点今年为时过早,但我的心早已飞到远方。 飞到二零一...

  • 2018-03-24

    感 悟 今天是表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录片的感与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xl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