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本来无一物与见山还是山无别

本来无一物与见山还是山无别

作者: 末学演乘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14:38 被阅读0次

  原创 释学山  学山禅师

本来无一物与见山还是山无别

师父好,禅宗有“见山还是山”的说法,那是针对于凡夫“见山是山”和二乘“见山不是山”最后彻悟的境界。但同时,六祖又说,本来无一物。永嘉大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本来无一物”,与“空空无大千”,有人认为那是二乘“见山不是山”落空的境界,并不是最后彻悟的“见山还是山”的圆满一心境界?请师父开示,这种说法可信吗?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是否是见性,还是别有彻悟的境界?

答:六祖所悟“本来无一物”和永嘉大师所说的“觉后空空无大千”与宗门“见山还是山”一样,同是禅宗祖师亲证实相的解脱境界,并不是有些人妄论“落空”的境界。只是祖师表述有所不同而已。

学人不能因为祖师所留文字的表达认为它们有所不同,甚至认为六祖和永嘉所悟非究竟。

修行学法,读佛祖及过来人言句,切忌执着文字,知解名相,被自己的意识所骗,被他人的戏论影响,使自己在修行的方向和解脱的见地上有所偏颇,修行误入歧路。

禅宗祖师觉悟后,形容自己再见世间一切万物,如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并无奇异。那是指如实了达一切外境唯心所现,虚幻不实,不更起虚幻见,见而不做见想,终日任运自在,不更做觉观想。对境不生取着执迷之心,无障无碍,不即不离,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于一切法不生法相,如处大圆镜中。

六祖所言“本来无一物”亦是真实表达了祖师对诸法实相的真正觉悟,与“见山是见,见水是水”,并无区别,只是开示的角度略有区别。

如金刚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如涅槃经云: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

又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如上经典都明确开示真如本性,空无所有,实无少法可得这一究竟实相,此正是六祖所悟“本来无一物”。故知我祖师所悟已是究竟,并非如后人所言,只是落空境界。

只是学人于祖师所用文字而生知解,自着“空”见,自落于“空”,非是祖师所悟所证偏颇。

“本来无一物”及“觉后空空无大千”,是祖师自证解脱境界,后人若以意识妄测知解,自然会堕入“妄计”出来的空,非是祖师落空。

六祖大师说,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学人于祖师文字开示不会其义,妄生分别,故有种种猜测,有违圣道。

今人说六祖“本来无一物”非是见性,只是见空。此言自生迷倒,自不见性,却说祖师所言是不是,诳惑学人。自错犹可,复教学人,以如此见地修行,相将入迷途。

今日学法之人,切忌自己不悟,以己邪见论断佛与祖师彻悟见地,或盲目轻信他人,怀疑祖师。平日当深入经藏,多多阅读历代祖师法语开示,自然明白其中义理关键,不被他人邪见迷惑,使修行误入歧途。

相关文章

  • 本来无一物与见山还是山无别

    原创 释学山 学山禅师 本来无一物与见山还是山无别 师父好,禅宗有“见山还是山”的说法,那是针对于凡夫“见山是...

  •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第一阶段 任何人,公司和公司之间的竞争,不管再用力,再激烈,竞赛双方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大家在共同前提之下不断打...

  •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今天的所见: 事物赋予什么样的价值,人们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所思: 莎士比亚说: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 万事万...

  • 见山还是山

    “干净”是个很好的形容词,它代表一个人的纯真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喜形于色。 我们小的时候都是干净的...

  • 见山还是山

    文、图/海煦 经常听人们说:“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一串好似绕口令的话,其实这句话的原话出自禅宗史书...

  • 练习(62)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 山和水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 内驱力

    内在驱动力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

  • 从“见山是山”到“见山还是山”

    昨天在朋友群里看见这段文字,好佩服这样的文字,其实,这种思想早已在我的脑海里深植,只是苦于没有这样驾驭文字的能力,...

  • 时间管理心智模型——大不了见

    人生三重境界: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第一境界: 表象世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本来无一物与见山还是山无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xt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