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 2024年2月19日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书目:《论语别裁》
阅读范围:第二章《为政》第三句、第四句
《论语》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具体分析
这一句主要探讨的是法治与德治。道之以政,就是用体制来领导国家。齐之以刑,用刑法管理人民。孔子认为这样会出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道理一样,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因为一旦有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会觉得自鸣得意,不会有敬畏心和羞耻心。
孔子主张以道德来领导,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以礼教化,大家能自动自发,如果做错了,有那惭愧的心情,这样做到人人有耻,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制裁,自己就很难过,这就是有耻。
我认为放在现在就是要进行普法教育,明是非分对错,而不是靠严刑峻法,靠恐惧感来威吓人。为什么小朋友更遵守规则,而大人往往懂得“变通”喜欢钻空子呢。因为成年人发现靠关系可以得到优待,占到便宜,才会耻笑老实人。所以关键在于,规则法律的一视同仁。这点是这段分析中没有提到的。
《论语》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具体分析
这句话太熟了,很多人直接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耳顺之年”来含蓄的代指年龄,还有把他们变成年龄与成就的衡量标准。那在人均年龄提高,受教育年龄也提高的今天,我们要怎么理解孔子的这几个围绕年龄的自我介绍呢?
孔子说,他十五岁的时候立志要做学问。这里可以理解成他决定深入求学,参加高考上大学,而不是外出打工学手艺挣钱。
孔子到了三十岁,确立了做人做事的方向,明确了人生的道路。对照现在的我们也差不多是读完书工作一段时间,很多人也在三十前后结婚成家了,需要有稳定的收入来养家糊口了。安定下来,在眼前的道路上持续深耕了。
孔子到了四十而不惑,就是对于形而下的学问已经基本掌握了。对照现在就是有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了,养活自己和家人没有问题了。
孔子在五十的时候知天命,就是说他懂得了哲学形而上的思想了。对照我们就是经过见过了,知道了命运的无常和人与人间的差距了。
孔子在六十岁的时候耳顺,就是不管听到什么都不往心里去了。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
七十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获得了自由,放飞自我,当然是在“不越矩”的情况下。
孔子活到了七十二,这是他一生的总结。我们现在获取信息,掌握方法,周游列国是很方便的事情,所以有些地方有些问题会比他进度快,也可以进度慢。我认为我们不必纠结于年龄这个线。要学的是做到不惑、知天命、耳顺,或早或晚努力争取,才不会虚度一生。
题外话的人情世故
这段和前文的分析无关,我想是作者的有感而发吧。他提到了孔子为什么把几十年所经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要放在《为政》篇里。
他提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情世故”这个关键词。以下的内容我理解总结起来就是“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善于从人际关系,他人为人处世中取长补短进行学习。在古代的君王治理,也需要注重事情和人情的关系。当时是农业大国,所以“风调雨顺”很重要,稳定的收成才能保证“国泰民安”。对于老百姓就是“安居乐业”,能实现温饱,喜欢自己的工作乐于为家庭、社会、国家贡献力量。这也就是孔子的zheng治哲学思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