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云间读书文学空间
《论语别裁》09|孔子的人情世故

《论语别裁》09|孔子的人情世故

作者: 始终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6:43 被阅读110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剖析。孔子活了七十二岁,最后用简单几句话,总结了自己一生励志的经历。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时,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疑虑,还有摇摆不定的想法,“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会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个时候好话坏话让人去说吧,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心里平静,心态非常好。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但还不能为所欲为,要“不逾矩”,就是要遵循有约束的自由。

所以,不管是为政或做事,都是要靠人生经验去累积的。而人生经验的累积是什么东西?简单地说是四个字——人情世故。

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情这两个字,现在解释起来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在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

但是中国人现在往往把这个名词用反了,所谓这家伙太“世故”,就是“滑头”的别名;“人情”则变成溜须拍马的代名词,这完全曲解了其原有的意思。

相关文章

  • 《论语别裁》09|孔子的人情世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

  • 你瞧,真实的孔子藏在《论语》里

    提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中曾这样评价孔子:“先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圣。后孔子而生,非...

  • 254

    最近打算好好读一读《论语》,先是找了好几个讲论语的书,比如《论语别裁》、《孔子的智慧》、《华杉讲透论语》、《孔子传...

  • 不一样的论语,不一样的孔子

    《论语别裁》中对《论语》、对孔子的解读,很多都颠覆了脑海中的已有认知。例如,孔子不只是彬彬有礼、举头仰望的圣人...

  • 《论语别裁》张居正版本读书笔记01

    Day1#《论语别裁》张居正版#201471010 【摘录概述】 论语卷一 论,是议论,语是答述。这书是记孔子平日...

  • 开卷有益之:《论语》选读第一

    书目: 《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书局 《四书集注》岳麓书社 《孔子的智慧》林语堂著 《论语别裁》南怀瑾著 《四书释义》...

  • 《论语》雍也篇第六(一)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论语别裁】 雍是孔子学生中有名的一...

  • 听圣人讲课

    文/李红当 读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孔子在我心中是更高大更伟岸。称他圣人,孔子名副其实。他的言行被弟子...

  • 祈愿我能有那么一点点智慧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七) 我们看了《春秋》,看了春秋战国时候的历史,孔子在《易经》的《系传》上说...

  • 《论语别裁》114(先进)|孔子看相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訚(yín)...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别裁》09|孔子的人情世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tf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