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个语文老师的争论

两个语文老师的争论

作者: 惑惑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4-10-11 00:25 被阅读0次

    接到任务,我需要录一节45分钟的课。

    有任务,那就准备吧,先备课。晚自习的时候,就着手准备。

    讲什么呢?诗歌可以选,要不,我也讲《渡荆门送别》?

    为啥说“也讲”呢?是因为我在深圳文华学校听了一节八年级的语文课,讲的就是《渡荆门送别》。关于这节课,我和宇文老师还争论了一番。

    这堂课有亮点,首先老师的气场很足。这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一看就属于豪放派气质的那种。因为讲古诗,她特意穿了马面裙,手里还拿着折扇。 一上课,扇子“刷”地打开,如同一个说书人一般,将李白漫游的经历结合着大屏幕上的地图朗朗道来。对,不是“娓娓道来”,就是“朗朗”,很浑厚的声音。总之,老师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

    第二个亮点是老师和学生的松弛感。文华学校是隶属于南山区外国语中学集团的,在深圳也是一位难求的名校。这堂课不是像创新学校、平山学校那样在礼堂里观摩的,就是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可能是环境比较熟悉的缘故,孩子们上课的状态很放松,这可能也是老师平时养成的习惯。老师也很放松,全然没有众目睽睽之下的紧张感。

    但凡事过犹不及,这种松弛感一旦把握不好“度”,就会变成缺点。因为老师讲课语言比较随意,以至于出现了一些知识性的口误,比如将诗歌的“韵”和“韵脚”混为一谈;将“楚地”和“楚国”混用;另外,当学生回答问题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时候,有点不耐烦地说“坐下吧”,在注重课堂评价的当下,这是大忌,何况还是公开课呢。学生们因为过于松弛,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以至于老师提问时,还不知道讲的是哪一句,引起了一片笑声。

    吃饭的时候,我和宇文老师聊起这节课,都觉得不能算是一节“好课”。但是评价的标准又有些不同。我的感觉是,孩子们一节课热热闹闹,但是确实没有学会鉴赏这首诗,也不见得就懂了,因为老师认为他们怎么说都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所以,究竟什么是对的,怎么是好的,其实最终也没有弄明白。

    宇文老师说:“可是要是讲明白了,就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我不同意,我说:“分析意象理解诗歌,并且能流畅地表达,本身就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而这个理解,的确是有对错优劣之分的。”

    宇文老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样可以使思维更开放。我们应该允许课堂上出现孩子们的多种声音。”

    这就是男老师和女老师的不同的地方吧,我的格局似乎还是小了一些。其实,我也提倡多元思维的课堂,但是诗歌赏析太多元了,有些会离题万里的,毕竟学生年龄还小,认知水平是达不到的。他说:“我们强调的是学会,他们关注的是活动,学生只要动起来,学不学会不重要。”

    那他怎么也觉得这堂课不算好呢?他说了一句很拗口的话,“课堂上教的逻辑和学的逻辑要契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要契合。”我笑,你这也太抽象了,这不也是说学生没学会吗?

    那我也讲《渡荆门送别》?这可真是一首好诗,但能不能是一节好课,还得好好斟酌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个语文老师的争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cg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