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几个建议,提升你的学习力

几个建议,提升你的学习力

作者: 18班老班长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14:06 被阅读96次
克服信息焦虑

这两天在上班的路上一直在听一部广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其中有几个片段很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个是陈云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召开前夕,虽然还没有恢复工作,但是家中的来访者络绎不绝,都是要让他说话帮忙平反的老同志。而陈云对来访者一概以一张“医嘱勿言”的纸条回之。当决定要在工作会上做重要的发言之时,陈云毅然和妻子离开北京的家来到了僻静的杭州,深深思考了自己的发言,并在小平同志“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的召唤下回到了北京,并在中央工作会上做了轰动一时的发言……

第二个是邓小平在每次做重大决定或者要发表重要讲话之前,总要在自己米粮库胡同的小院里转圈溜达思考,并且越是重大的事件,思考的时间越长,走路的圈数也就会不自觉超过保健护士所规定的圈数,而了解他的贴身秘书王秘书一般不会刻意打断他……


这两个片段都写了历史上伟人的思考习惯,在面对大量信息涌来的时候,他们总是要找个僻静的地方,或给自己独处的时间,让自己暂时隔绝外部的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最终厘清思路,做出重大的决定

我们无意多谈历史,但是在当今,大家总会有一种无形的焦虑感,最为明显的是信息焦虑,典型表现就是:

每天面对手机、电脑、大屏幕、朋友聊天,朋友圈、微博、各色媒体上海量的信息,明明自己听到看到了很多,但是却感到莫名的恐慌,貌似收获的很少;

或者摊开书本、捧着手机、开着电视、带着耳机,明明眼在看、耳在听,回头回过神来却一点东西也记不住。

这是怎么了?是学习力下降了吗?

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对于学习的定义是: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而畅销书《未来简史》中给出的获取知识的新公式知识=体验×敏感性

根据上面对于知识习得的结论,学习是要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之上经过自身的加工进而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或行为才能称得上是知识

我们大概推导一下,将外界信息转化为内在知识大概要经历以下过程(见下图):

知识习得过程

5个步骤:输入、处理、存储、转化、输出,每个步骤也不能少,只有到达最后一步输出,才能证明自己真正掌握了这个新知识,新知识也就成为了自己的能力。

而当前对于很多人来说,目前知识习得仅仅在输入这第一个步骤,也就是仅仅入耳入眼,没有入脑入心,好一点的最多到达第3步骤存储阶段,算是好歹记住了,但是却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转化处理成为自己的东西,更别说随时随地按照场景抽调对应信息进行输出。每天各种领域零零碎碎的信息输入大脑,本来大脑就不喜欢凌乱和多线程工作(想想开启多个程序就卡顿的计算机吧),而大脑对于这种大量的信息输入是要耗费一定能量的,最终这些信息却仅仅沉淀在大脑中成为了百年不用的压箱底存货,大脑没有获得反馈的快感,你说大脑自己恐慌不恐慌,着急不着急,信息焦虑也就在所难免了。

实际上,根据大脑获取并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改变来克服信息焦虑的情形。

第一

尽量避免一次性摄入太多不同领域的信息,减少多线程输入

我自己的一个感觉,每天在上班的途中走那段熟悉的道路,心无旁骛,听一段音频内容的时候记忆特别清楚,到达办公室甚至能将自己刚才听到的东西复述出来,而长时间以后再回忆也十分的清楚。

但是回到家以后,躺在沙发上刷着手机,茶几上再摊本书,开着电视,再听音箱里放着的内容就是恍恍惚惚一片,回头一点东西也记不住,甚至莫名地烦躁……

我就知道,自己惹大脑讨厌了。

因此,不要贪多,要始终相信,扎实掌握的哪怕再少,最终是有用的,浮光掠影的东西再多,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新时代需要的是精通和专业,只有你在一个领域经历了深入的钻研获得了别人拿不出来的深度,才能将其转化为效益,最终助力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第二

要输入,更要思考,将信息进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加工,转化为自我的内在经验

还是那句话,不要贪多求全。很多读者读书的时候喜欢数所读数还剩下的页数,当看到还剩下的页数较多,自己还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转向另一本时,尤其是面对书架上众多还未开启的书本时,就会莫名烦躁,觉得自己要落后于人了,恨不能将各种领域的知识都涉猎一遍,一点也不给自己留回想思考的时间。

我记得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有一个片段,生物学博士艾米和霍华德单独在Sheldon和Leonard的家中,艾米在沙发上看完一本杂志后,呆呆地坐着突然发笑起来,霍华德很惊异问她怎么了,艾米说自己在回忆杂志里面的内容。

这虽然是美剧里面的场景,但是也提醒我们,艾米既然发笑,那表明她对于杂志里面的内容肯定是在进行自己的加工处理和思考,用流行一点的词来说就是她会将输入的知识进行复盘,这种输入完毕后的处理即思考确实是需要我们很多人去好好学习的。

生活大爆炸里面的艾米,有看书后复盘的习惯

知识不转化为你自己的,获取的再多也没有用,最终都会伴随时间流逝沉淀,你很难对其进行调动使用,那之前输入的时间都等于浪费了。

第三

将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后,要进行运用,最终形成长时间练习后的反射,即磨练敏感性

输入的内容经过消化加工,已经牢牢存储在大脑中,这个时候,很多人认为已经完成了知识的学习。但是,仅仅如此就够了吗?

想想我们高中学习的知识,高考时甚至能够提起知识就能回想到书本的第几页,大学四年再经过毕业几年的工作,还能够回想起来的有多少呢?

再想想,高中的老师为什么反复强调做题做题,培养题感,甚至有些同学毕业后试卷都能摞成一人高,做题的意义何在呢?

实际上,这个就是反复锻炼大脑提取信息并正确输出的过程,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在于记住了,还在于大脑能够根据情境在众多知识中恰到好处地提取与当前情境对应的知识来解释或解决问题,即学习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发生,如此反复,在再次碰到类似情境的时候,输出对应的知识成为了一种“条件反射”而不仅仅是一种特意行为,如此一来就成为了一种“职业上的敏感性”,那么知识也就最终是你自己的了。

这和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是契合的,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让大脑对特定情境下对特定知识的提取成为一种习惯,而那些不经常被提取的信息,实际上并没有被遗忘,仍旧存储在你的脑中,只是大脑提取他们的钥匙暂时丢掉了,如果在一定的情形下经过一定刺激和适当练习,是会再次将钥匙找回,将通道打通,但前提是你曾经有过这样的敏感性,建立过此类通道。这在心理学上叫“相对一致的变化”。

怎样,如此一来,你是否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克服长久以来的信息焦虑了呢?

相关文章

  • 几个建议,提升你的学习力

    这两天在上班的路上一直在听一部广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其中有几个片段很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个是陈云在1978...

  • 提升学习力

    下面给大家分享 亲测有效的3大提升选项 助你提升学习力 建议收藏保存起来慢慢践行 愿你持续进步成为一个学习忍者 一...

  • 提升自己的几个建议

    遇事不纠结,看开看淡。 有人说,人生的过程,5%是快乐,5%是痛苦,90%是平淡。 我们要做的,是不去纠结5%的痛...

  • 提升自己的几个建议

    遇事不纠结,看开看淡。 有人说,人生的过程,5%是快乐,5%是痛苦,90%是平淡。 我们要做的,是不去纠结5%的痛...

  • 提升自己的几个建议

    遇事不纠结,看开看淡。 有人说,人生的过程,5%是快乐,5%是痛苦,90%是平淡。 我们要做的,是不去纠结5%的痛...

  • 提升孩子学习专注力的几个游戏

    游戏: 1、我看到了 2、数三角形:训练空间专注力 3、找图案:训练视觉专注力 4、故事接龙:森林里有一只小松 ...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般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想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有没有方法呢?当然有! 这里给你几个方便实用的建议。...

  • 强推!绘画小白看过来,播放量过万的宝藏B站画画教程都在这里……(

    在B站,学习提升or放飞自我,靠的是自身强大的自制力。收藏夹里没有几个高质量的学习视频,你分分钟就钻进鬼畜娱乐视频...

  • 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代表未来。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学习力的提升都是一生的必修课。 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呢? 提升孩子...

  • 一些人生建议

    一些人生建议 01如果你执行力差,比较懒,那就给自己一个学习时间,每天固定在这个时间内做自我提升的事情。 02你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几个建议,提升你的学习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cv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