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大口巴了。
大口巴不是一条路,不是一个景区,也不是一处标志性建筑,而是位于成都大邑的一个普通的中餐馆。
是什么级别的餐馆呢?坦白地说,环境堪比成都的苍蝇馆子。
为什么要写它呢?因为它有名啊,因为它拽啊。我去过成都比较拽的苍蝇馆子,包括那个网红老婆婆,但是貌似还没有它拽。
大口巴的原名,叫“大口巴肥肠血旺”。“肥肠血旺”,是修饰关系,并非并列关系,主语是血旺,就是加入了肥肠的血旺。
馆子有两间铺面那么大,室内仅可坐三四桌,其余尽在室外,包括旁边的半条巷子都摆满了餐桌。
第一次去的时候,简直被那个场面给吓着了。从空间来看,场地人群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人挤人,还是拼桌吃。外层,站着一排正在等位置的。当时本来想放弃的,但是一看这个阵仗可是开了眼界,倒真的想要等一下,尝尝口味有什么特别了。
虽然餐厅环境不好,但依然抵挡不住大家追逐美食的热情,纵然苍蝇乱飞,纵然边上就是脏乱的洗手间。
今年清明节休假返程时路过大邑市区,决定再去品尝一下。时隔两年,又想体验一下那种拥挤。到达时已经下午两点半过了,以为人会少些。到时虽然下着雨,但客流量依然很大,导致停车都要停到很远的地方。
我们撑着伞等了半天,终于在四周漏雨的一张桌边坐下了,可被告知没有血旺了,只有肥肠。都等了这么久了,肥肠就肥肠吧。再点点儿其他菜吧,服务员说没有菜单,只能现在有什么菜给我们做什么菜。我们相互对视了一眼后,也只有服从了。
又等了一会儿,半天不见有人端菜上来。此时已将近下午三点钟,实在是有点饿了。有人等得不耐烦前去询问,老板的答复是要自己端,菜来了谁先端走就是谁的。
我们瞠目结舌。还有这种操作?意思是我们还要承担老板给服务员的额外补贴?自己花钱,为自己服务,而且还没有选择菜品的权利?
没办法,味道和口碑是王道啊。我想起了那句话——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
要说价格,对于地级市来说,其实也不算便宜,整体算下来与成都的消费水平差不多。
口味呢,在我看来一般,但是应该不至于那样的豪横。可能是我不懂得品吧,或者是我对这个口味的菜接受程度一般。
如果有感兴趣的话,欢迎去品尝,欢迎去拥挤拼运气。
顶上是雨棚,颜色不太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