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引入这样一个概念叫:更多成本
先不谈具体概念,只讲两件事。
每逢夏季,我在的那个城市照我的分类来看有两种西瓜。一种是品牌西瓜,两块钱一斤;一种是其他西瓜,两毛钱一斤。前者是,一听这品牌的名字,就有横刀立啖的兴致,缘在这种西瓜必是爽脆香甜,解渴消暑。更妙在无籽,只管吞咽。后者听来先要磨蹭两三分,略提起心情尝一小口,多半失望。更在有前玉为鉴,这种“其他西瓜”只得难望其项背。
因而某天又失望吃到这其他西瓜,便食欲不振,草草收场。随后跟家里人总结:“以后要买就买这种品牌西瓜,虽然贵点,但包甜,只管端出来!便所剩无几,多痛快。而且兴致又高,心情大好,岂不是更大收获?而非品牌西瓜呢,良者寥寥,难免失望收场,连带着一会儿的糟糕情绪。两相对比,金钱的成本要次要许多了。”
一日约朋友看电影,朋友执意带新交的女朋友前往。我果断拒绝,连说麻烦。朋友这样说:又没什么关系,一起去嘛。又一位友人说不愿见到两位撒狗粮,也是拒绝。其实撒狗粮是次要的。争执一番,各持其理。我又总结:“你的女朋友对你来说,那是极为熟悉的;而我们作为你的朋友,关系自不必提。因而若一起外出,你自然是在舒适圈里,从你的视角来看,那是没关系的。可一旦外出,麻烦却频频。讲话要顾及,吃饭要谦让,坐车要礼遇,付钱要争先,那是极不舒适的。换句话说,要匀出来一部分精力去“对付”你的女朋友。何谈舒适!简直脱离了外出游玩的初衷。这成本可高的多了。”遂作罢。
以上两个例子,谈的就是“更多成本”的观念。也正如两例所说,可以代入到买东西和做事情上。比如说,一件商品贵点,但质量好,那就不用消耗一部分精力对付糟糕的质量上,甚至有可能要付出更多金钱去弥补一时的节省;做事的时候,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不妨果断放弃,也许换来的是更高效的成绩。
又贵又甜的西瓜好,买买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