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时间】成果专栏
拆掉思维里的墙?或许这还不够

拆掉思维里的墙?或许这还不够

作者: 梁健嘉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17:29 被阅读2次

    大学期间,一次吃饭时偶然与通行朋友分享自己的心得“真正能阻碍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也许是这句话在他听来难以理解罢——他开始止不住地哈哈大笑。在他笑声的余韵中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自己先真正实践这句话背后的道理。

    我们想法是行动的指南针,同时也是行动的归宿。崇尚社会责任的人会放弃短期利益而努力为别人承担风险,而崇尚金钱的人则可能更看重短期的收益而牺牲别人最终锒铛入狱。这意味着一个想法的产生,本身就决定了行动的方向和最终的结果。如果我们无法反思与更正自己的想法,那意味着我们将永远地陷入自身思维的局限中,画地自限。

    只是最近这个观点开始变得松动了。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渐渐意识到光从思想层面下手似乎根本无法撼动行为的根基。我开始深度反思,一定还有其他因素在发挥作用,这篇文章里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影响我们行动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思维里的墙=僵化思维

    僵化的思维模式其实已经有很多人从很多方面进行过论述,归根结底,僵化性的思维的根本特点就是标签化地去看待自己和事物。什么是标签化?就是固定不变的意思。网络上这样的思想毒药可谓随处可见:女博士,中年人,高龄女性,隔行如隔山等等。很多说法片面的强化一些分歧和固定的部分,而忽视了变化的重要性,如果对这类想法和标签趋之若鹜,结果必然是思想和行为的僵化。

    情绪里的墙=不被接纳的情绪

    基于每个人的教养环境不同,总会有一类情绪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是无法被理解和接受的,而这类情绪随后会在生活中成为我们的软肋,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远离任何能够诱发它们的人或事,最终成为我们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在家中不允许表达软弱的孩子长大后会发现自己难于学习新的技能,或是遇到困难时难以启齿问人,最终耽误自己的工作进度。而不允许表达愤怒的家庭则会催生出一些拖拉成性的孩子,他们不懂得表达情绪而难以在工作中拒绝一些别人非分的要求,最终只能以一种消极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禁止悲伤的家庭会培养出一些精神极度容易崩溃的孩子,因为悲伤是不被允许的,但悲伤又是时常发生的,在这种两难之下,他们只好选择崩溃。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我们的成长过程或是工作很不幸地触及到这些情绪禁区时,我们很可能会做出一些很不理智甚至是荒诞的事情去禁止成长的发生或是工作的顺利推进,这就是情绪之墙了。

    习惯里的墙=积重难返的习气

    发源于缅甸的葛印卡内观是一个系统的内观学习课程,任何人只要报名成功,就可以免费参加为期十天的内观禅修学习。期间,参与活动的人员可谓衣、食、住不愁,只需要一心修习。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妙?什么都不用干还能白吃白喝?没错,有一批乞丐最初听到这个宣传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兴高采烈地报了名,录取后欢呼雀跃,准备迎接自己难得的温饱日子。结果,通行的乞丐往往坚持不到3天就逃跑了!为什么?他们老早已经习惯了漂泊不定恣意游走的日子,想要他们安安静静地专注呼吸一整天?!太可怕了。

    还有一个语言故事说的是一个人需要在海边的石崖上去找寻一块会自己发热的石头,如果他找到这个石头,就可以将其卖出高价,换来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石崖上的石头很多,为了不避免重复劳动,主人公决定每捡到一块冰冷的石头就直接将它掷入海底。

    经过多年的索,终于有一天他终于拾起了那块自行发热,能够换来美好生活的石头,但他却顺手一丢,将其掷入了海底。

    可见,与目标相反的习惯如同水滴石穿,可以在不经意间扼杀我们的未来,我们却浑然不觉。

    针对不同维度的墙,在这里我提供一些个人的思考

    对于思维中的墙,我建议多和自己有不同观点的人接触,在别人有不同意见时尝试理解别人的出发点和立场是如何得出他们的结论的。购买并阅读介绍批判性思维的书籍,比如《Beyond feelings》。

    对于情绪中的墙,我建议对于心中的“禁区情绪”采取不带评价的观察的应对方式。不带评价既是不对任何情绪贴标签,观察就是保持好奇,看这些情绪是如何运作、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的。

    对于习惯里的墙,我只希望我们能找到习惯背后的心理机制,了解它,接纳它,最终形成新的习惯。

    ���̩�߲:�}p�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掉思维里的墙?或许这还不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nl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