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度量世界》——美国为什么这么保守?

《度量世界》——美国为什么这么保守?

作者: 锅净_二毛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22:48 被阅读0次

    谈到美国,我们通常会觉得,美国很有创新精神。这是事实啊。但是,在有一个地方,美国人保守得不像话。那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度量衡。

    现在,几乎全世界都适用公制的度量衡,就是米、千克这一套。2018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公制度量衡里的千克这个单位,跟物理学上的普朗克常数挂钩了。这是最后一个跟物理常量挂钩的单位。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公制度量衡已经成为了一套绝对客观的度量衡。不会再有什么误差了。

    但是,美国很奇怪,依然在使用落后的英制度量衡。就是什么英寸、英尺、码、盎司、磅、品脱、加仑、华氏度这一套。你可能会说,度量衡,不就是个计数工具吗?不要搞文化偏见。有什么先进落后之分呢?还真有。

    英制度量衡,本质上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不同场景,用不同单位。比如,同样是容量,量酒的时候用盎司。如果是啤酒和牛奶呢?通常又用品脱。如果是粮食呢,又叫蒲式耳。对啊,农耕社会嘛。度量衡主要是为了方便。

    第二,换算非常复杂,通常不是十进制。奇怪,十进制是人类最本能的换算单位,为啥度量衡经常不是十进制呢?还是因为农耕社会需要方便。比如,一英寸的定义是三颗麦子加起来的长度。但是一英尺呢?是成年男人的脚的长度来算的。

    本来这是两种用在不同场景下的。短小的,比如量衣服,用英寸来计算;稍长的,比如量家具,用英尺来计算;更长的,比如量土地,用码来计算;再长的,比如量道路,用英里来计算。这些度量衡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用在不同场景下的。在农耕社会,不需要精确的换算。所以,后来工业社会来了,需要换算了。这进制只好互相凑。结果就变成了一英里等于1760码、一码等于36英寸、一英尺等于12英寸。你要现代工业社会的一名工程师,这么换算起来,是不是脑子要炸?这太不方便了。

    所以,即使是发明英制的英国,现在也是全面抛弃了英制,转向了公制度量衡。现在全世界跟美国一起还在使用英制的国家,据说只有非洲的利比里亚跟亚洲的缅甸。那么问题来了,号称最有创新精神的美国人为什么偏偏在这个问题上这么保守呢?有人说美国人太自大了,觉得英制更好,自己也没必要国际接轨。有人说美国人太懒了,改度量衡虽然麻烦,别的国家都克服了,就他们克服不了。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度量世界》,读完之后,发现,美国为什么在度量衡问题上这么保守。这个问题还真没那么简单。

    美国使用英制很好理解,是因为它最早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刚独立的时候,其实有机会像建立美元一样,建立一套自己的度量衡体系。刚独立的美国是一个全新的国家,货币制度、度量衡、法律体系等等基本构架都需要重新建立,可以重新来一遍。

    当时美国也这样干的,美国人非常迅速地就废除了英国的货币系统,从英镑、先令这一套,过渡到了十进制的美元、美分系统。下一步,就应该是改革度量衡了。当时,法国人虽然已经提出了公制度量衡的设想,但是法国正在革命,公制的事迟迟都没有确立下来。但是设想是有了。

    美国当时的总统杰斐逊对推行公制度量衡充满了热情。他认为全世界用一套统一的度量衡是未来的趋势。他们判断得多准。甚至他还找过法国人商量,想合伙建立一套公制度量衡。但是各种阴差阳错,这个合作没搞成。杰斐逊不服,自己单干,提出了一个美版公制计划。这个计划的原理跟法国的公制一样,也是把单位跟某种自然标准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杰斐逊这个计划通过了,现在全世界用的很可能就是美国版本的公制了。因为美国在制造业上的发言权是越来越大。

    然而,从1790年到1808年这18年间,杰斐逊向国会提了4次他的这个美版公制计划,国会一直拖着。国会是有自己的难处。这个时候,国会已经根据英制建立了美国的土地划分系统。那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划分的基本单位是镇,每个镇6平方英里,里面分成36个区,每个区就是1平方英里。

    他们还给各地方的分界线都做好了标记。这是个多大的工程。好不容易弄好了土地划分系统,国会肯定不愿意重新干一遍。而如果按照杰斐逊的想法,强行改成公制。那美国人今后就得说,我家住的那个区是2.59平方公里,多别扭啊。当时很多人觉得,改成公制根本就是自找麻烦。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这个机会,一旦错过,就麻烦了。之后的100年中,全世界都在经历现代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公制度量衡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是与此同时,英制度量衡在美国社会的扎根也越来越深。改革的成本是越来越高。

    那美国人有没有努力过呢?有。

    到了19世纪末,17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加入了公制体系。他们还成立了国际计量局,共同制定了公制的标准。这17个国家里,其实就有美国。这时候,有一个人,叫门登霍尔,他是美国海岸和大地测量局的总负责人。这门登霍尔觉得,推行公制度量衡的时机应该到了。他再次提出了公制的事,还签发了一个推广公制的命令,把美国的英制单位和公制的单位对应起来了,比如1英寸等于2.54厘米。这个命令一颁布,其实就相当于美国已经接受了公制。你可以这么理解,美国这个时候的英制度量衡,就是一套换算更加复杂的公制而已。

    但是美国为什么没有再往前走一步,直接用公制不就得了?这一步太难了。在过去的100年中,英制在美国彻底扎根了。

    我们来算算账。想让整个美国都抛弃英制使用公制,首先那些砝码、容器、量具、尺子就得扔了吧。这是小钱。要想把英制螺丝换成公制螺丝,生产螺丝的模具都得扔了。你想之前用旧螺丝的机械设备怎么办呢,他们要维修,新的螺丝就装不上去了,难道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更新换代?美国经济规模那么庞大,这笔钱可受不了。而且还有工程师、工人都要重新培训,我们就算一笔账。光是把全美的路牌都换成双轨制,就是即标注公里又标注英里,就至少得花了五六个亿美元。这就是一笔大钱了。

    你可能会说,美国这么富,这些钱和长期的效益比,还是小钱啊。因为度量衡换算问题,一旦造成损失,就更不划算了啊。比如,1998年美国就因为公制和英制换算错了,导致一个火星探测器出现了事故,在火星烧毁了。连研发制造和发射任务总共3.27亿美元,可都打水漂了。美国的治国者怎么这么点洞察力、长远眼光都没有呢?越早换度量衡,将来的损失越小啊。

    说得确实对。但是你想,英制度量衡带来的那些麻烦,是科学家的、工程师的,而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但是如果你搞公制度量衡的改革,带来的好处,是长远的,是专业人员的,但是带来的麻烦,那可是归所有老百姓的、全民的,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的。在美国那样的制度下,哪个政治家会做这种没有明显的、当下的收益,但是会引起全面社会反弹、几乎所有老百姓都不适应的改革呢?

    所以,不是美国人保守,而是美国人已经付不起这个拆掉重来的代价了。

    读完这本书,主要是有两个感慨:

    第一,  保守的态度,往往不是观念问题,而是被存量的利益绑架了;

    第二,  失败的改革,往往不是是非问题,而是错过了最好的窗口期。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度量世界》——美国为什么这么保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nv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