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泸县15岁从25楼跳下,疑因“钢琴补习”与家长发生争执。事发前,女孩在QQ空间道别世界,女孩的哥哥发现后,第一时间联系了父亲,父亲想来营救,但是双双身亡。
相信很多看到这个消息的人,心里都很难过。
通过这件事反映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可以避免呢?
从这件事看出,父亲是爱女儿的,在女儿有危险时可以奋不顾身,为了救女儿,父亲不惜牺牲自己生命。
父母都希望儿女成龙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态,可是他们难免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据女孩母亲反应,女孩有抑郁症,之前就自杀倾向,在外打工的他们选择回家陪伴,可是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这不禁让我想起同样的一起轻生事件,2019年4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上海市卢浦大桥发生了一起跳江轻生事件,与同学发生矛盾被母亲骂了几句,17岁男孩跳江身亡,全程仅几秒钟!
同样的让人泪目!
这些血的教训,很多人仍然只是觉得这是一种现象,而不知它是一种疾病,一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抑郁症。
有些抑郁症表现较轻,我们不易发现,等到悲剧发生时,我们还一头雾水。如果再不引起重视,这样的悲剧还会上演。
抑郁症的发生原因有生理,心理,社会,遗传等多种因素,但主要是人体情绪低落时,没有得到及时沟通和疏导造成的。
特别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迷茫和憧憬期,学习压力大,不知道如何去排解。父母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孩子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这是造成孩子抑郁的主要原因,尤其,内向的孩子,更容易发生。
假如这个时候,父母不明就里,对孩子一顿批评,孩子会看不到希望,甚至怀疑人生。就容易走极端。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规避这样的事件发生呢?
1.多陪伴,少责骂。
多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内心的真实感受,及早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有效及时地沟通,让孩子少走一点弯路,多一点明白。孩子做错了什么事,不要一味认为那就是孩子的错,有时孩子只是帮我们背了个锅而已。比如孩子爱打游戏,假如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孩子会玩吗?关键是我们要能正确引导。
2.不要轻易离开自己孩子,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没有任何爱是可以取代的。
不到万不得已,孩子不交给长辈或其他亲戚照看,那样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自小5岁就被送到贾府,贾母对其万般宠爱,但是她还是多愁善感,爱掉眼泪,其实现在来看,她就是因为缺失母爱与父爱而产生自卑感,轻度抑郁症的表现。
3.多一点挫折教育。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玻璃心,爱走极端,其实那是缺乏挫折的锻炼。我们要告诉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与坚持。甚至可以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去面对挫折,一起去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4.及时早期发现苗头,及时治疗。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轻者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差,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做父母的,每天可以问问孩子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说出来和父母一起分享。以便及早发现苗头,及时处理。
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父母应该及时寻找原因,是学习的、生活的、还是生理的,只要及时疏导,孩子就不容易产生纠结,无助,无望等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消极自杀的观念和行为,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抑郁症了。这个时候,仅仅是父母陪伴,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了。这就需要及时采取药物和心理干预了。
因为有自杀观念的人,他们的观念比较顽固、反复出现,所采取的自杀行为往往是周密计划、难以防范的,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由自杀倾向,不可麻痹大意,一定接受专业心理和药物治疗,父母更要多多陪伴和开导。
只要及时治疗,抑郁症的治愈率是很高的。
现在,社会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下,在让孩子参与这样培训,那样培训的时候,希望多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