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刚到南峡山停车场入口处,我就发现里面都停满了车子,收费员朝先生招了招手,示意他往前开。只见一大群人正在排成两队在拍照。车子开向前没几步,收费员就大声说:“等他们拍完集体照吧。”
我下了车,看见孩子们都穿着第三小学的红黑校服,大人们穿着红色义工服。我心想原来是另一个区的,难怪停车场都停满了车子。估计应该是某个志愿中心组织家长开展义工活动,所以得拍照留念。
等我和先生扫好码进山时,已是下午三时了。
也许是走得比较快,爬了几百米后,虽然借助了两根登山杖,我感觉还是有点气喘,可能是第一次使用,先生嘲笑我说:“不是你操控着登山杖,而是它在操控着你。”我无奈地笑了笑。
停下休息时,我想起了中午吃饭时,先生边吃边说:“下午去走栈道吧?不过,去爬南峡山也是可以的,只要不爬凤髻顶就好了。”我知道先生肯定是又买了登山杖,得拿出来使用了。于是,我便说:“第一次爬南峡山是因为走走停停,只要一鼓作气,三四个小时也足够了,何况不用爬凤髻顶,下午就去爬山吧!”
上山的人很多,多是以年轻人为主,其中有好多男男女女穿着一件白色底有小红花的T恤,背后印着大大的“十五周年”的字眼,我就很好奇,难道是某个学校的学生为庆祝毕业十五周年?我带着疑问一直往前走,直到第一个打卡点,那一群人正轮流在照相,我才终于看清T恤右胸上印着四个小字是某某物业。
我们随便拍了几张合影,便前去第二个打卡点。这时,我发现已有人陆续下山了。一些穿着义工服的大人正拿着一个装了一点垃圾的袋子,跟在一些穿着校服而手里拿着钳子的孩子后面。他们时而停下来拍一下照片,时而停下来聊一下天。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挺好的,既能锻炼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增进了亲子关系,还能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第二个打卡点的人仍然很多,先生又侧身拍了两张合影,我们就继续前行了。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有节奏的口号声,听着整齐的声音,我们就知道是那物业公司的人在录视频。先生笑着对我说:“这物业的老板挺大方的,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总得把二三十人的午饭晚饭都包了。”我却说:“这老板挺有魄力的,因为他只需付出的一点小钱,就可以收获到团队的紧密合作。”
我们上了插着红旗的打卡点便下山了,因为还有半个小时太阳就要落山了。太阳隐藏在灰灰的云层中,等我们来到第一次录落日视频的位置,我只见一个红点隐隐约约地露了出来。我们静静地等候着,过了一会儿,太阳终于羞答答地露出了半个圆脸,随后又慢慢地变成一圆点,转瞬间竟消失不见了,晚霞也渐渐地从鲜红色变为淡淡的红色。我看了一下时间,上次太阳落下来是五点四十二分,这次提早了五分钟。
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先生打开手机中的电筒照着下山的石级,我依靠着一对登山杖走得飞快。先生急忙说:“不是给你示范过怎么下山吗?还这样着急,小心伤了膝盖。”但我好像控制不住脚步似的,一直都急急地往前赶。
果不其然,回到车上的我隐隐约约觉得膝盖有点疼。但我仍然觉得很高兴,“这一次来回,没走那么冤枉路,三个多小时就可以了。”先生更高兴,乐呵呵地说:“只用了三个半小时,说明还是有进步的空间。下次我们原路返来,说不定两个小时就可以了。以后得常来爬。”我心想:原路返回?那坡太陡了,我情愿早点出门开始爬。
如今老人都不在了,女儿又不在身边,我和先生当然得互相陪伴,互相迁就,利用周末时间走走栈道,爬爬山是挺好的。蓝天白云下,那一丛丛的树木,经了霜,变得红黄了,在高高低低的山丘上点缀着,甚是好看。在夕阳的映照下,那散落在林间的三五游人,潇洒可爱,竟像是一幅画。我可以随意摘一把野菊花和两三枝经了霜的秋叶,游走在山间,心中竟也有了无限的诗意。
南峡山看日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