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书评
《活着》书评
《活着》书评
今天立秋,而且有个跑步看书的好天气。和兄弟们一起跑会步,看看书,这一天活得会很充实的,下面还是来篇书评吧。
在一次演讲中有个提问环节,小仇问张兵:“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他回答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活着。”我感觉这样的回答既简单又意味深长,也让我想起了余华写的一本书《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老人回忆他在近代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中的往事,那个老人叫富贵,一个面对诸多不幸的人,哎,人生的悲惨他都经历个遍,身边的人全走了,最后,只剩下他自己孤独的活着。
《活着》与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挪威的森林》让我闻到了孤独和死亡的味道,“没有人会喜欢孤独,只是害怕失望罢了。”也让我知道了为什么日本人自杀率那么高,真是一言不合就死给你看的节奏。而我的一个特别的好友也是在17岁自杀了,以前真是不懂,看了《挪威的森林》之后,我终于懂了。真后悔,当时没把《活着》给她看看,《挪威的森林》让我好几天都旋入沉默和悲伤中不能自拔,我也承认《挪威的森林》是本好书,但是我不喜欢它,可能是它让我感到了些许的压抑吧。
《活着》中富贵的生活方式是近代中国人普遍的一种生存状态,就是“我们如此顺从这个世界,然而世界却背叛了我们。”但是,我们依然还会这样的活下去。其实,有时候真需要鲁迅先生的《呐喊》来振聋发聩。我真心的不喜欢富贵,他如一片树叶在命运的河流里起起伏伏,为了活着逆来顺受。其实,生活应该是当你知道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同样都是活着,精神状态不一定的话,活着的答案就大相径庭了。
“活着”这个词在中国的文化里应该是代表命坚韧和乐观的力量,但是《活着》中的福贵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也还活着,引出了本书的主题:为什么活着?备选答案:爱情、钱财、地位、子孙、希望、理想、自我价值、社会的贡献和改变。当看完小说,你会发现以上的答案都不对,书里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按照这个道理,死去就是死去本身,要是我来执笔,我会把富贵对活着的坚韧和乐观写的很直白,但是作者余华没有,让大家自己到书里找答案,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有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还是用《活着》这本书给我们的答案来做结束语吧:“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