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 [róng shù]
桑科榕属乔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52074/1c24be0bd5f3ad5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52074/3c061baf3e67f85c.jpeg)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
展开
榕树(学名:Ficus microcarpa Linn. f. ):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全缘。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花间有少许短刚毛;花被片3,广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短,棒形。瘦果卵圆形。花期5-6月。
榕树被评为福建省省树,榕树也被福州、赣州评为市树。
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直至加罗林群岛。(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
中文学名
榕树
拉丁学名
Ficus microcarpa Linn. f.
别称
细叶榕、万年青、榕树须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金缕梅亚纲
目
荨麻目
科
桑科
亚科
波罗蜜亚科
族
榕族
属
榕属
亚属
榕亚属
种
榕树
命名者及年代
Linn. f., 178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