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己的孩子
事情发生,用这个过程解决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们的感受是什么,那我们怎么解决,反馈是什么
游戏
和小孩练习连词游戏,或者,又,又,未必等等。
玩提问问题,为什么提问,双方互换
我说一个词语汽车,小孩儿说一个词语棉花,来造句子
找办法游戏。事情发生了,我们来一起解决,想办法,是什么结果。可以小朋友一起,把纸拿出来写,具有仪式感,小孩儿觉得你很重视这个事情,被尊敬
游戏讲故事接龙的游戏。1.你知道为什么玩游戏不好,有什么后果。让孩子说玩游戏有什么后果。培养他的自控能力,2.今天你和佳佳打架了,然后让孩子接故事,然后父母接着说。在游戏接龙中,成长思考
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锻炼他的独立自主能力
进行情感引导,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做对了及时给予反映
看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近期,我对儿子感觉越来越不能管控自己的脾气。我在离我曾经坚定的说一定不能打孩子的信念原来越远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可是我自己知道,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工作,只有当我们没有有效的办法去处理的时候,才会使用蛮力--使劲的咆哮甚至动武。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书中,有一些例子,但不算太多,整本书其实更多的是在教我们如何掌握作者教育孩子的思考路径。而不是死记硬背他的解决办法。书中给我最大的理念是,平等的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让孩子解决问题,然后及时给与正面反馈。尊重自己的孩子。
自检下我自己最大的两个问题:
1、孩子受伤时。原来,我一直都自以为是的是,孩子受伤时,我都说,哎呀这算什么,站起来拍一下就行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以为可以培养他坚强乐观的心态。可是慢慢的我发现,他受伤后有时候,都不敢告诉我,而且别人受伤的时候他渐渐表现出了他的冷漠和忽视。我想我错了。孩子在游戏的时候,前一分钟的情绪是开心快乐的,可是突然,他跌倒了,情绪忽然低落甚至还有惊吓,在人群中的甚至还会发现周围的人可能都会注视着他,他怎么能分辨的清这些眼光是嘲笑还是关心。而此时的我在干嘛,自以为洒脱的告诉他,没啥事,有什么好哭的继续玩吧。就算是成人的我自己如果忽然跌倒都不能若无其事的继续,更何况这么小的孩子。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迅速来到他身边,询问状况,给予拥抱,给予鼓励,给与关注。和他一起度过这个尴尬的瞬间。
2、红花榜。红花榜也是我很骄傲的事情,好像有很多自以为对的观念或者行为,却不自知。要正视自己的盲点。因为有一段时间,儿子确实因为我给他奖励小红花或扣掉小红花就会“温顺”许多,可紧接而来的是,他偶尔会说,如果他听话了你就跟我买个玩具,你就给我看手机之类的要求。红花榜会有来自外部的压力,而只有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想要完成某项任务时候,他们才会有成功的愿望。但是也不是不使用奖励或则赞美,而是不要试图操纵孩子的行为。少用物质奖励,多给予正面及时的奖励,告诉他们事情做对了的意义。
其实在对待和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很多也是我们处理工作的对照和反应。
在教育孩子从婴儿到青少年,情感,社交,情绪处理等等,都应该首先摆正自己的心态的就是尊重,他确实是我们的小孩儿,可他更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有自己感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意识。同时,他比我们大人,会更简单,更纯粹。所以在和他们沟通的前提下,一定要先了解他们的发生了什么,他是什么情绪,和他一起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然后一起总结。
我也知道没有什么办法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相信,不停的协调自己的情绪,一次次的进行磨合。我和他都会用最温和的办法度过我和他最美好的时光。
发脾气的时候,先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自己和孩子都先冷静。
关注孩子内心的恐惧,适当的恐惧也是正常的
孩子外出就餐:出门前告诉他,路上告诉一次,进入餐厅告诉一次,希望他怎样表现,提出具体的要求。抵达餐厅前告诉他餐馆的规定。带一点玩具,体积小的。要学会聆听。注意他的情绪。
忍住自己的脾气,不要打骂孩子,家是孩子的港湾和依靠,不要让孩子在这里觉得害怕和恐慌,不安。
和小孩儿多讨论感受,周围小孩儿或者自己发生事情时,小朋友心里是什么感觉,但不要评判
孩子发脾气,少用为什么发出语气,多问怎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