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下这篇文章后,一直在纠结标题如何取,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为“认识自己”,并且愿意把这个作为一个长期的系列。毕竟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天,一两周就能定的事。
在前两周里,记录了自己的贪心、不耐心,以及自己如何对抗或者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比如删减(断舍离),比如专注,专注重点,专注目标等。纵观开始决定每周一篇以来,很多时候都是在对自己的不断反思,所以更坚定了认识自己的必要性。
通过一些正确的方法,发现并认识自己!
如古典老师的观点,在你定新自我成长计划前,先认清自己!
是的,我也一直想认识自己,但生活中我们往往是看到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方法就投入其中,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好像执行不下去了。
这时,认清自己真的很重要!
但如何认清自己,又要认清自己的什么!这是个难题,也需要去观察去记录自己的所思所行。
所以每天三件重要的事、反思以及事件-时间-记录真的是不错的方法!
本周通过每天重要的三件事及事件-时间-记录的践行,还发现了或者认识了自己:
1、还是贪心,还是不那么有耐心。虽然在前两周慢慢给自己梳理了不要贪心,也进行了删减来要保持更多的耐心来专注于自己的重点,自己的目标!
通过记录发现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出现贪心的行为,贪心就导致没有太多耐心!
经分析发现在执行过程中,有新发现,我会马上去搜索与新发现相关的知识。找到后,如果是兴趣点就会停下手上事并马上投入新发现的知识。而如果非兴趣,则先保存着。
问题所在:停下来去做新的事,原来的事还没完成呢!保存下来的也越来越多,然而之前删减的原因忘了,又开始收集。未来某天再次看到这么多想学习并还没学习,又开始要焦虑了,是不是死循环呢?原来我是这样的人啊!
2、通过事件-时间记录发现本周在聊天上花的时间占据了很大半的工作时间。在本周前两天,发现了这个现象后,我告诫自己得停止这样的聊天。但是在后续的工作中,类似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再反思。难道我真的喜欢聊天吗?并不全是,对于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我都是拒绝的。那我为什么在这周会无法拒绝聊天呢?分析发现几乎每一次的聊天都是同事或者朋友来找我,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或者困扰,面聊天后的效果都还不错,好像都帮他们解开了烦恼。原来,我喜欢的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这类聊天。这就是我喜欢的聊天内容啊,我又认识了我自己了!
3、先前阅读过《意志力》时知道,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需要恢复才能重复应用!但在践行时,我发现到了晚上我开始要反思记录时,内心总充满着排斥感。经过分析后,发现当时自己处于疲惫的状态下,然后再往以往的同类状态思考发现以往自己的确常常在疲惫时都做不好工作,因为常常是用应付的心态去执行,这样的结果能好吗?而当自己处于鸡血状态下时,效率很高,结果也往往是不错的。原来我是这样的人啊,看来我并不孤单!
三个自我认识的感叹,就是这一周的收获,发现并更深入认识了自己。
在认识了自己兴奋外,透过本周践行结果及过程的观察还多了个新认识:
所谓的方法论,也可能是错的,或者使用者没用心没用对,方法论可能就是浪费时间!
在春节时开始重新践行了每天重要的三件事以及事件-时间-记录以及每天反思这三个习惯。
本周在阅读学习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一书中,一直反复提到一个方法就是每日晨思,并说明了这个习惯给他带来的变化。而我自己:
1、我的方法就是在记录事件,而没有提到自己的反思(比如收获什么,不对在什么地方,启发有什么内容等)。
大家都在提方法论,但是如果没有一个高手带着你,你所谓的方法论都可能是不合适或者错的!
2、他对于反思这件事的时间是每天2-3小时,重视程度是我的4-6倍,而我却是用半小时完成。
又是方法论,如果这件事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你想通过这件事产生点价值,那为什么不多花些精力(不只是时间,还有用心)去执行呢?
这样的认识与认知为自己今后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这是认识自己的第一篇,今后也将不断地发现认识自己,提醒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