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扉扉,春味诱人。被烟雨笼罩的边城叙永随着菜市场人来人往,渐渐热闹了起来。进入四、五月份,春笋陆续登场亮相,成为了主妇们菜篮里的主角。在吃笋的季节,勤劳的主妇不再为食而愁。只要选几根新鲜上好的春笋,便能从“炒、拌、炖、煮、烧”中任选其一,烹饪出一道道营养丰富、口感颇佳的菜肴。
边城叙永隶属“酒城”泸州,下属水尾镇有“中国竹笋之乡”的美誉。水尾镇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一根根绿竹孕育成片、成林、成海。微风吹过,绿海翻滚、笋香遍野。当地人紧紧依靠竹林、竹笋,从打造特色品牌到举办主题旅游活动,切实将竹产业发展成为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产业。
水尾镇以竹笋闻名,盛产苦竹笋、麻竹笋、大竹笋等多个品种。但深受叙永人民喜爱的要属苦竹笋和大竹笋。苦竹笋短小而尖,外壳光滑而不扎手,肉质白嫩,味苦而回甜。鲜嫩的苦竹笋可直接食用,入口丝毫没有苦涩的口感,细细咀嚼,清甜的汁水流入体内,去火养心。
苦竹笋可凉拌、清炖、红烧,但当地人最常见的烹饪方法是熬汤。取几根新鲜的苦竹笋,用刀斜切成薄片,与特制的酸菜、泡椒、泡姜一起放入水中,用中火慢慢煎熬。待水烧开后,放入肥瘦相兼的猪肉片。随着汤水翻滚,苦竹笋的鲜味、猪肉的醇香味、酸菜和泡椒的酸辣味混合一起、随风散开,让人闻之不觉垂涎三尺、胃口大开。最后将软绵嫩滑的豆腐放入锅中煮上几分钟,便关火、起锅、食用。这道菜是叙永县的名菜—“荤豆花”。但是我觉得这道菜的“灵魂”不在豆花,而在苦竹笋。如果没有苦竹笋提鲜,“荤豆花”将寡淡许多。正如大诗人苏轼的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叙永人不断翻新花样,烹饪出了苦竹笋肉片汤、苦竹笋丸子汤、苦竹笋土鸡汤。这些看似家常简单的汤菜,却因为有苦竹笋做引,在不放入任何调味品的情况下,仍具有鲜美的口感、丰富的营养。
在甘露和暖阳的滋养下,水尾大竹笋乘势而动、脱颖而出,稳坐“笋中之王”的宝座。大竹笋不是简单的剥皮而食,而是要经过水煮、杀青、上炕、用柴火熏烤等工艺。烤制出炉的竹笋肉色呈褐色,肉质厚实、细腻,带有烟火的香味。大竹笋最常见的烹饪方式是红烧和清炖,其中大竹笋炖高山腊猪蹄最受当地人喜爱。将腊制过的猪蹄与烤制过的大竹笋一锅相煮,随着汤面翻起层层的油花,大竹笋特有的烟熏味与腊猪蹄的腊味、肉香味交织混合,散发出一阵阵醇厚浓郁、诱人扑鼻的味道。大竹笋久煮不烂,入口后笋肉厚而不绵、嚼劲十足。当你将一块灌满汤汁的竹笋放入口中,油而不腻、鲜香爽口的味道立即充盈整个口腔。
山城叙永地处边锤,孕藏丰富的自然资源,竹笋便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珍贵礼物。它不仅给人们舌尖上的满足,也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它可以贴心温柔地出入日常三餐,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抚慰;也可以毫不露怯地登上摆满珍羞美味的餐席,与价格不菲的菜肴一争高下;还能静静地守候在山间绿林之中,为跋山涉水的人儿解渴充饥。叙永人如果在竹笋上市的季节,没有品尝到用它做成的菜肴,就会生出牵肠挂肚之感。有时餐桌上仅有一道用竹笋烹饪的菜,也能让一家人其乐融融、大块朵颐,一边享受着竹笋的美味,一边交流着生活中的感受。身在异乡的叙永人,只要时机恰当,都要捎带几把叙永竹笋,或送亲朋好友,或自己解馋,看着那几根沾土带泥的竹笋,仿佛觉得家乡就在眼前。
一种家乡特产不是以价格贵贱、稀缺常见而判别,而是它已扎根于你的生活,深入你的心中,让你觉得不可缺少、念念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