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朋友在微信群里问大家:“《少年的你》怎么样?适合带初二的孩子去看吗?”有人回复说,电影很值得一看,但观影体验比较压抑,所以要不要带孩子去看还是得斟酌一下。
我说:初二?只要孩子超过了10岁,这个问题就没必要纠结了。
毕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大概率已经目睹甚至亲历过校园霸凌了,无论TA在其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当我们还在纠结什么时候带他们感受一下温室以外的环境时,他们或许早就已经看到过世界的真相。
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讨论和反思——校园霸凌的成因是什么,如何从根本上消除霸凌,如何从技术上避免成为被霸凌者,如何避免超越“玩笑”的界限,如何避免不理性的从众行为,如何尊重他人,作为旁观者该如何看待和行动……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想起来,早在小学时期,我也曾有过小小的仗义之举。
小学生群体,虽然大都不会有大奸大恶存在,但也还没形成比较成熟的价值观和自省自控能力,通常便会呈现出明显的人性弱点——幼稚、跟风、低级趣味。当时班上有个女孩,长得漂亮,擅长跳舞,爱打扮,家境也不错;但性格有点傻白甜,无心学习,成绩倒数,不太受老师待见。这个反差,让她被贴上了“肤浅”“愚蠢”的标签,进而成为群嘲的对象。全班上下,无论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同学,都对她避之不及,甚至还发展到将之视为“瘟疫”,即便发作业时碰到她的本子,都要用夸张的姿态拼命擦手,仿佛上面有会传染的“笨蛋因子”,沾上一点都会不幸。在这种“游戏”中,班上总是充满快活的空气,被忽略的唯有她本人的感受。而她有时也会讨好地笑着,仿佛接受了自己被愚弄的角色设置。
更严重的欺凌行为倒也没有,有的只是这种冷暴力般的排斥和羞辱。但当时这样对待她仿佛是一种政治正确的行为,是跟“虚荣臭美”“懒惰不好学”划清界限的表现。然而我心里感到深深的不适。当时的我,已经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权利,而这种排斥和嘲笑的行为非常狭隘和自私。
于是,我决定亮出鲜明的态度。借着学习委员的身份,我主动接近她,大大方方地为她讲解功课,鼓励她好好学习。虽然不见得能帮她提升多少成绩,毕竟学习最终还得靠她自己。但是,我用这个姿态打破了她身上被营造出的“生人勿近”的衰运气场——当有人“不信邪”,不接受加诸她身上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就失去了乐趣和意义,大家也就慢慢散了。
毕竟,大家都不是恶毒入骨的人,只是在无聊的玩笑中逐渐失去了分寸感。而我,用行动提醒了他们——与其嘲笑和排斥,身体力行的帮助不是更高尚一点么?与其害怕“被影响”,用自己的正面态度去影响别人,不是更积极一点么?
时过境迁,我仍为少年时的清醒和勇气感到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