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为躁君|遇事要静,沉静才能成事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翻译】 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 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时都带著辎重。虽有荣华壮观,他却安然超脱。 然而有的大国君主,只重自身,轻慢天下,以致灭亡。 轻浮就会失根,骄躁就会失控。
【感悟】
“静”能克服人身上的急躁之气。
守静,就是一个人磨砺意志,修身养性的基础。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测的突发状况。
遇事越是着急,头脑就会越混乱,就越容易把事情搞砸。
人生的很多智慧,往往都藏在沉稳与冷静里。
就像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的那句“不要紧”。
家里门轴坏了,关不上门,她笑着说“不要紧”。
钱钟书头上长了个疥疮,心情烦躁,她安慰道“不要紧”。
丈夫每每遇到郁闷的事情,她都会温柔地劝道“不要紧”。
她一生平静从容,不管遇到什么事,似乎从来都不曾慌乱过。
简单的“不要紧”三个字背后,藏着的是杨绛“静心求稳”的处世哲学。
在临事之时,能够像没事时那样泰然自若,使种种忧虑平静下来,那么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会自然消失。
沉静才能谋定,谋定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