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区别还是道家是入世,佛家是出世。儒家是中年的入世,道家是老年的入世。
老子的核心是无为,庄子的核心是自然。道家的哲学主张是反社会的一种生活态度。但老子的无为是一种为,不是无,是正话反说,经历过的人,可以追求道家的风骨,但道家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生二很好理解,但是,从事物的二元对立推一是很难的。比如用美丑来形容一个人,你不能说一个人又美又丑。然后把一在归结为道就更是一种想当然,道是精神概括,一是实在,那这个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呢?老子也没说。
老子的话句句都是针对孔子,他们两个都从易经而来。孔子取了易经的义理,老子取了易经的天人合一。算是两个极端。
佛家的核心是人生皆苦,所以要出离人生,为此创建了一套独特的世界观和推理方式,目的还是让人相信苦的本质,道家再往前走一点就是佛家了,尤其是道家的生活方式。但我不太相信一个人的修为可以达到老子的描述或者释迦摩尼的描述,他们追求的最终状态都是一种主观世界意识的融合或者消失。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道家和佛家都是要靠近稳定性,唯有无为和出世才能让自己的心里稳定,从而避免痛苦。从系统的角度来讲,人生的变量越少,系统就越稳定,比如星辰宇宙自然,道是减少人生的这些变量,佛是直接将这些变量否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