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重静】对治【轻躁】(3)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08:48 被阅读5次

       不过,佛家“归根复命”的目的跟道家有点不太一样,佛家追求归根复命,是为了达成心的自主;道家讲究归根复命、让自己拥有主体性,是为了让妄想减少,达到长生。道家追求长生,认为如果一个人老是想着怎么利益自己,元气就会消散。你可以观察下,那些功利心特别强、总想出人头地的人身体好不好?一般不会太好,因为他们的欲望很强,总想得到一些东西,总是在关注外界的变化,总是心随物动。比如那些想钱疯,还有那些得了相思病的人。《红楼梦》里有太多这样的故事了,贾瑞就是因为倾慕风姐而不得,最后相思而死。林妹妹的相思也影响了她的健康。所以,相思使人累,不管你“思”的是人还是钱,抑或是官位、权势、物质等等。用道家的话来说,思虑过多就会消耗元气,元气耗散身体就会出问题。所以,道家提倡“归根复命”,不归根复命的时候,眼睛看到的也是毒,因为它在诱惑你,让你产生无数的妄想,伤害你的健康;耳朵听到的也是,也在诱惑你、毒害你;鼻子闻到的香气,舌头尝到的美味也都是毒,都会偷走你的元气和智慧。因此眼耳鼻舌身意被称为“贼”,它们勾起欲望让你胡思乱想,就叫“六贼闹嚷嚷”。

       那么,如何做到归根复命呢?将各种妄念归于真心,安住真心,就是归根复命。做到归根复命时,元气就会非常充沛,人就会长生。所以,道家提倡让心归于静、重、寂。静是宁静、安静,重是饱满的功德,寂是毫无妄想。为了做到这一点,过去的修道者会进行一种减息的特殊训练,比如,佛家以持宝瓶气的形式吸气、持气、减少呼吸的次数;道家也有胎息之法,同样可以减少呼吸次数;还有一些人通过祈请的方式,让自己安静下来,也能进入无息状态。所以,只要成为道家所说的真人,就能做到归根复命。

       在上一本书中,我谈到过一个观点:老祖宗认为,人的一生中呼吸多少次,是一个定数。所以,道家提倡减息,认为呼吸得过快、过猛,生命就会变短,相反,减少呼吸就可以长生。这是一种说法。不管这种说法对还是不对,有一点都是可以肯定的:控制呼吸确实能让心趋于宁静。因为气和念是互相影响的,气动则念动,念动则气动,因此呼吸的频率跟心念有很大的关系——紧张、恐惧或大悲大喜时呼吸急促,心静如水时呼吸平缓,甚至不知不觉就停止了呼吸。反过来也是这样,心念也会随着呼吸而变化。持一气,憋住时,就没有念头,所以,过去有些人就是用止息的方式入道的。这也是宝瓶气的原理。道家有很多这方面的方法。道家还有种说法是“湛然养精气”,也就是以安住于真心来养气,这时灵性智慧就会开启,灵魂会得到快乐,感到非常自由。

       “重静”和“轻躁”是这一章的主要内容。修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学会用“重静”来对治“轻躁”;生活中也要注意,做事要踏实一些,为人要稳重、厚重,不要有浮躁之气,如果发现自己的心态趋于浮躁,就要用“重静”来对治它。希望大家能成为既重且静,还能贡献社会的有用之才。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任重而道远的。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

相关文章

  • 用【重静】对治【轻躁】(3)

    不过,佛家“归根复命”的目的跟道家有点不太一样,佛家追求归根复命,是为了达成心的自主;道家讲究归根复命、让自...

  • 用“重静”对治“轻躁”

    我读到什么? 真正的君子、大德是“不施而仁”的,也就是没有布施别人、回报别人的外相,但。随时在布施,随时都能让别人...

  • 用【重静】对治【轻躁】(2)

    “怀自然,保至真,抱道推诚”,保持一颗平常心,凡事顺其自然,精进而没有精进之心,做事而没有做事之心,一切都让...

  • 用【重静】对治【轻躁】(1)

    《文子,精诚》中有这样一句话:“圣人事省而治,求寡而赡,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怀自然,保至...

  • 重为轻根,静在躁君

    【重为轻根,静在躁君。】——《老子》 老子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他把轻和重、静和躁,这些相对现象放在...

  • 举重若轻,静对万物

    XUE MO CULTURE |举重若轻,静对万物|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这一章主要讲了“静、躁、重、轻”的对立...

  • 【经书】道德经26(稳重沉静)

    一、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1、断句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注释 躁(zao):动。君:主,引申为根本。 3、...

  • 重为轻本,静为躁君

    重为轻本,静为躁君。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 圣人终日...

  • 道德经(七十九)>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①君②。 【注释】 ①躁:躁动 ②君:统领、主人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重...

  • 道经·第二十六章

    重為轻根,静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重静】对治【轻躁】(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fr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