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制造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基本上包含两种,一个种颠覆(如初代iPhone),一种是革新(小米MIX),革新既是根据原有结构进行升级,优化和迭代。
但不得不说的是,美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擅长的是颠覆,而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更擅长的则是革新,两种道路虽然不同,但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
拿最熟悉的QQ举例,QQ脱胎于国外的聊天软件ICQ,它来自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聚在一起开发的软件,定位于人与人能够在互联网上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起名为ICQ,即“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而ICQ最核心的功能则是上网聊天、发送消息和文件等,但时至今日,曾经的ICQ早已看不见踪影,而以QQ起家的腾讯却独占鳌头。
其次是最近非常火热的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从Uber(共享出行)和Airbnd(共享房屋)开始兴起,而到了国内随着滴滴出行(共享出行)的火热,共享经济的概念逐渐潜移默化的出现革新,就比如共享单车便是中国本土发明,从而输出到了国外,另外还有着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层出不穷的革新。
说起科技界的网红当2007年,乔布斯跳到旧金山的舞台上后发布了一个跨时代的产品,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对行业起了颠覆性的作用,甚至被人称为“上帝手机”。
但随着智能手机达到瓶颈,就连苹果这个颠覆者从iPhone6开始已经四代没有革新,而刚刚发布的iPhone8也仅仅是把金属后盖换成了玻璃后盖,增加无线充电以及对手机芯片、像素进行升级。
而iPhoneX则是引入了全面屏的概念,但却步了小米等国产厂商的后尘,值一提的是,在苹果发布会前夕,小米率先发布了"全面屏手机”小米MIX2,而全面屏的概念正是由小米提出,而小米MIX正面采用了一块6.4英寸的超大屏幕,屏占比高达91.3%。
在此后三星推出的三星S8、三星NOTE8皆适用了全面屏,新发布的苹果iPhone X也依然使用了全面屏技术,可见这是国产手机厂商又一次引领了革新。
不仅如此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如小米、华为、魅族等都针对着本地系统进行优化,如刷公交卡、本地骚扰拦截(苹果已经和腾讯管家合作)、定制化本地服务,都先行与苹果等国际厂商。
可见国产手机在革新领域并不属于国际互联网科技公司,相比于国外的颠覆性创新而言两者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毕竟给用户最好的体验才是互联网科技公司的主要任务。
正如那句“科技以人为本”,谁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才是真正的创新,但不得不提的是中国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渐崛起,在移动领域并不属于国外互联网公司,而随着百度、华为等科技公司布局AI人工智能,相信随着发展中国科技公司也会发布“颠覆性”的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