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德芭与彩虹武汉天地店的闭店公告上,是这么写的。
武汉大学附近的豆瓣书店,店长茉莉说,此次结业并不是因为房租问题,而是经营模式上出现了问题。
一方面是货源不如以前,另一方面到店的读者仍然在减少。
曾经陪伴多年的独立书店,即将消失。
就像一位好友将要离开,不知何时才会归来。
当你读书时,有没有一个瞬间,感受到了自己的心跳呢?
我们找了几位朋友聊了聊
感受不到
戴雯在保利国际中心上班,离K11只有一街之隔。
“中午有两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倒是很充裕。”
“吃过午饭,一个人走到物外书店,看看有哪些书被放在了角落。”
“我比较喜欢翻看那些被摆放在角落里的书。我觉得有些书,从它被摆放上书架的那天,就从没有人翻过。”
“我比较在乎书里面的故事。只有那些有故事的人才读得懂故事。”
提起最近一次到书店,戴雯说:“前几天公司这边的线路故障,停电了,电梯坐不了,老板就给放了假。”
“反正回家也没事,我就走到对面的物外书店,在角落里找了本《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看了一上午。”戴雯说起这段经历,就像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说起看书时的心跳,戴雯是这样回答的。
“我觉得读书的时候没有心跳,因为我已经沉浸在里面了,我感受不到。”
戛然而止
陈欣坚定地认为,人是一定要买书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读书才能进步。现在的电视剧和综艺,又学不到什么知识。有那个时间,还不如找本书看呢。”
“跟朋友逛街的时候,会拉着她们来西西弗。左手拎着刚买的衣服,右手拿着喜欢的书。”
“我喜欢能够给我眼前一亮的书。喜欢研究它们的封面和排版。就算买了不看,放在家里当个装饰也挺不错的。”
当问及读书时的心跳,陈欣举了一个她最爱的张爱玲的例子。
“应该是那种心脏骤停的感觉。就像《花凋》里的那句‘她死在三星期后’一样,戛然而止。”
后悔吧
张继伟说他最喜欢的,是陪伴自己成长的新华书店。
“印象里,街道口的新华书店开了蛮久,从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一直在那。那时候的新华书店里,都是小孩,但是不吵。”
“我以前可是三好学生,《英才教程》每期都买。当然,是我爸妈买的。还有《儿童文学》。现在想起来,我可真是个文艺少年。”
“对了,王后雄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简直是噩梦,哈哈。”说到这儿,屋子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不过,新华书店的门面却越来越小了。应该是经营出现了问题,或者是实体书店遇到了问题。”
“以前,新华书店占了两个门面。现在你再看,另一半已经变成奶茶店了。”
说起上次走进街道口新华书店的时间,张继伟挠了挠头,“不记得了,可能是高中。”
“后悔吧,浪费了大好光阴,没有好好学习。”张继伟在谈到读书的心跳时,笑了一下。
这个笑容与之前的,略有不同。
离开时,他随口说了一句,“听说司门口的新华书店已经拆了。”
淡淡的清香
李梦欣是个喜欢收集旧书的姑娘。
“我比较喜欢旧书,上了年纪的那种。你不觉得旧书有种淡淡的清香么?所谓的书香应该就是这种味道吧。”
“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棉纺厂的工人,书架上摆着几本修机器的书,一本才几角钱。还有一本《铁道游击队》,那是我最早接触的旧书。”
“后来上了大学,附近有几家旧书店。价格随着出版时间和品相的不同而有差异。旧书跟古董一样,越老越好越值钱。”
李梦欣说她不喜欢书店里的畅销书。“封面太花哨了,没有质朴的感觉。我还是喜欢去集成古旧书社这样的二手书店里淘宝贝,有质感。”
谈到读书的心跳,李梦欣说
“心跳?这么抽象?要我说啊,读书时有股淡淡的清香就够了。”
就是砰砰砰的声音
欧阳说他不怎么去书店。
“一来呢,是不喜欢那种氛围。现在的书店,都是所谓的网红店,是拍照的地方,根本不适合读书。二呢,是没钱,那里面的书都太贵了。”
“我经常读书的地方,是省图书馆。”
“图书馆的读书氛围是真的好,没有人会大声喧哗,大家都是来学习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书总是借不到。我来借了三次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都被人借走了。当然,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现在的人都喜欢读书,不是么?这是好事儿啊。”欧阳一向乐观。
关于读书时的心跳,欧阳说:“就是砰砰砰的声音啊,不然呢?”
读书是一种探险,充满未知。
在打开书籍之前,不知道会进入一个怎样的世界。
而未知,是吸引人们读书的原因。
当一本书读完
未知逝去
又去何处怀旧
去何处恋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