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铜币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四川地方政权铸造的货币,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法币流通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01年清政府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造广东省开铸铜元,有当五 当十 当二十文铜币
1912年废止清朝铜币模板,改铸隶属“汉”字铜元新增当100文 当200文铜元 1913重庆仿成都厂模式铜元局建成开工。
四川铜币本是辅助货币,用于零星交易,但当一百文、当二百文的铜币大行其道,已不适合于社会生活之情形,卖者无较低面值货币找回,乃给予其他货物,竟退回物物交换的时代。且“劣币驱逐良币”,当50文、20文、10文的铜币早已绝迹于川省,或者流出省外。银价、物价飞涨,严重影响中下层人民生活。
清末四川铜币的三种铜币正面正中为“光绪元宝”四字,上眉 为“四川局官造 ”,下为币值字样,脊面均为龙纹 。光绪三十年改仿湖北式样,上眉改为“ 四川省造”。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清政府通令各省,所铸铜 币名称一律改 “ 大清铜币”左右留纪铭“户部 ”二字。并在币面正中加 铸阴或阳文的省别简称。次年,四 川铜元局在铜币面上加铸阳文 “川”字。光绪三十二年九月,清政府户部更名为度支部,各省铜元局所铸铜币币面纪铭一直沿用 “ 户部 ” 字样,唯四川铜元局于宣统元年(1909年) 所铸铜币的纪铭改为“度支部”字样。
民初四川铜币。币面正中“四川铜币”4字,中间为海棠花图案,上眉有“军政府造”字样,下部为币值,背面中间有个圈,圈内有篆阳文“汉”字,大圈外环18个小圈,象征独立的18行省,上部为“中华民国元年”字样,共当十、二十、五十3种。
民国二年,添铸当一百和当二百文的铜币,前者规格与当五十相同,仅仅版面略大;后者则不同,币面正中一个圈,圈内为嘉禾两穗环绕,中为大写汉字币值,上眉“中华民国二年”,下为“四川造币厂造”,背面也有一圈,圈内两面交叉的五色旗,上眉英文“THE REPUBLIC OF CHINA”字样,下部为英文面值。
拍卖记录
四川铜币、双旗币一组 2018台湾中正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RMB 四百四十万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五十文 2018年吉隆坡大型艺术精品拍卖会 RMB 二百九十六万
四川铜币当百错版币 2018英国伦敦古艺术品经典拍卖会 USD 二百八十八点九万
四川铜币军政府造 2018高端艺术品亚洲巡回首拍-澳门站拍卖会 RMB 九十二万
四川铜币、中华民国二年 2018台湾中正金秋艺术品拍卖会 RMB 二百二十二万 如有同类藏品 请联系微信:q493739791 但经理手机号:18081656629 拍卖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