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文典跑警报的名言,也是父亲所乐道的。
我跑警报是为了保存国粹,你跑警报是为了什么呢?
言下之意,当人珍惜自己的生命时,要明白自己有什么价值。
简直当头棒喝。现代过于强调人要自保,要爱自己,习得了过于自我的思想。但首先一个人自己要有价值,无论是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世界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依托于对这个世界的价值。
2.中国有这样的传统意识:国家有国脉,学校有学脉。精神的力量与思想的火花,不会一挫而止,还会不断地在生于新的时代,那些最富于生命力和进步性的东西,都是一定要东山再起的。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神讲究"传承",国外强调"创新"。所以中国文化有一种生生不息的韧劲。
3.西南联大成功,是因为自由主义。在教育里,最要紧的是启发教育启发学生的悟性,他有了悟性以后就是由可持续力量在里面,我觉得开发一个学生的智慧,不光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境界的开发一种启发你的悟性,你就像有了自己的能量在那儿不需要从外面找。
对于学生,更重要的是对他精神和悟性的启迪,而不应该是知识的强制灌输。这点和夏山学校不谋而合,可见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
4.在那个时代,我们民族内部的很多伦理关系都是非常牢固和坚贞的。这些品质最后构成的这个民族总体的坚贞与牢固。(许多教授夫人,如吴佩仪,卖掉自己的首饰贴补家用)
5.“风骨”与信仰是有直接关系的。一个有风骨的人,他的信仰必然是以个人尊严为基础的。而一个不容许人们保持风骨的信仰,必然是不人道和违背人性的,应当质疑。
6.乡绅是一个很有文化含量和乡间能量的阶层,可以说他们在乡村就是一个文化的凝聚点。乡绅就是当时民国社会,以至千年社会的一个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基础。
乡绅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消失,可能是必然的。但是对它们这个阶层,这批人的历史定位始终暧昧。但为乡绅重新定位有必要提出,因为:
其一,他们对中国社会有直接的贡献和功绩。在近代史上,很多时候都是他们联名上书,联保,集资,代表地方的民意和正义,反抗外侮,以乡里和国家为己任。他们发起过若干进步的爱国运动。
其二,他们是几乎现代史上所有杰出人物的父亲。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更早从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到梁启超,谭嗣同,黄兴,以及詹天佑,严复,陈独秀,胡适,鲁迅,陈寅恪,闻一多,等等数不胜数。
发现自己对乡绅这个团体存在很大的误解。以前一直以为乡绅=地主,是压榨人民的阶层。很有趣,有机会研究一下。
7.提到西南联大,人们总是强调他的行政管理--教授治校。那是一套完善的借鉴西方民主议会制的学校体制。
现在的大学哪还有什么教授治校,学校不把教授轰走就不错了。梅贻琦所在的时期真是大学的“黄金时期"。
8.追求利益的冲动也要有,但是这个追求利益的冲动是融合在创造冲动里面的。
9.对外看到世界,对内打通各学科和各界,这才是真正的宏观意识,所谓知识构架,人生观,世界观的,莫不起源于此意识中。
这才是使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完整,健全的人的根本方法。
10.现在似乎女权非常高,在家庭里可以统治别人。可是这种霸道和压制对方,恰恰是女性不自信,不自立的表现。
之所以社会上对女权的误解如此之深,原因在于虽然表面看上去女性的地位提高了,甚至在家庭中能够跨越在男性之上。但女性的内在精神还停留在原先的状态,离开了男人依然无法独立。
11.转移社会意识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西南联大的追求,不愧是国内大学的巅峰。
12.中国与美国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国基础。美国靠最先进的机制和金元霸主的优势来结构这个国家,他的人才和资源是从全球各个地方通过市场的竞争网罗而来的。所以美国必须保证他永远处在发展的前沿和高端,它才会有这种吸附的力量。一旦失去这个优势,情况很难预料。
而中国近代史上数百年之久都一直在最糟糕的体制中挣扎。它是靠着本土的人们对于这个民族的挚爱和信念,自觉的付出与献身来维持和度过危机的。中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的力量,源自它深层的文化精神和凝聚力。那些坚守本土,与自己民族在一起同进退的人杰,对于中国的生存功不可没。
作者本身就是西南联大的校友,在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对其口述的整理,写成的一本对“西南联大精神”的记录。还有一部纪录片也非常有名。
临危受命,在梅贻琦校长的带领下,西南联大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好的体现。西南联大所体现出致知的根本,民主的精神,独立健全的人格如今很难在校园中发现了。
在战乱之际,西南联大的学子每天都要跑警报。他们把"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这种国家责任感是如今的大学生十分匮乏的。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模样:自由严谨的学术氛围,深入浅出的教学,独立民主的学生风气。中国的教育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基础知识的牢固,但最大的短板在于死板,对自由和失败的包容度。如果能够将两者结合就是教育的最优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