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康复室,有年轻的孩子陪护年迈的父母的,也有白发的父母陪年轻的儿子,人间冷暖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像儿时学走路一般,年迈的老人也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学着走路,学着站立,旁边还有孝顺的儿女在指挥。看似简单的走路,要展示的练习还未必能掌握好。
医院里的康复是人间真情的最好体现地,两边白的母亲照顾40岁不到的儿子,中年的儿女照顾老年的父母,还有中年的妻子照顾生病的丈夫。据说丈夫是因为颈椎压迫导致四肢无力,双手不听使唤,紧张的哆嗦,甚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平常由于自己搬不动丈夫,只能请护工来照顾,24小时陪护。
同一病室的病友已在医院住了六个月,说起来满是泪呀,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撑,人就要疯掉了,每次康复室里训练最刻苦的就是他,一个训练量下来,顶其他人一周的训练,尽管命运不公,但是仍然顽强地活着。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可佳,生活曾亏待我,我也不能饶过生活!
康复室里不仅有脑梗的病人,更有车祸致病,到现在已经六个月,仍然没有清醒,所有人都不认识,被动的做着康复,不知何时能够醒来。只有家人怀着美好的愿望,期盼他有一天能够醒来。
还有一个重病号是因为脑干出血,时间已过去六个月,至今还未醒来,家人们在康复室里坐着被动的战床运动,所谓站床即病号被捆绑的一个床上,摇动床自动升级,好像是站立的人,其实完全是被动的,脑袋就要别人扶着才可以保持直立,甚至病号没有知觉,没有表情。同样是因为家人不放弃希望,做着也许有用的康复运动。
还有一些特殊的专门供康复病人专用的器械,有一个上面有很多螺丝训练,拧螺丝的灵巧性。
还有类似自行车样的东西,可以把病人的手或者脚绑在上面被动运动,它会转动,可用力也可不用力也会转动,就是担心时间长了,不在就失去了运动的能力。
相对其他人,我的岳父病情算最轻的,头脑灵活,走路还可以。只是患脑出血的病人,多数都是不愿意动,比较懒,只要动起来,就会越来越好。
生活就是这样,有的人生活的好好的,却不努力,有的人生活在困苦中,却努力的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