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基础》第83页。
游戏
1.作为动物学术语,游戏指动物在缺乏正常刺激时呈现出的行为,或由正常刺激引起但并没有完成全套仪式化行为模式的行为。游戏行为只见于哺乳动物和鸟类。游戏常见于未成年动物,是学习成年行为的过程的一部分。
2.游戏是幼童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不仅如此,游戏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要素行为。童年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成年后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容易些,不那么勉强。
3.从文化的角度看,人生既有严肃性的一面,也有游戏性的一面。三字经中“勤有功,戏无益”是错误的。
4.求助于心理治疗的病人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严肃有余而游戏不足的。……善于游戏的人,游戏本身就是目的,而神经症病人往往过分看重游戏的胜败,或者力图在游戏中一显身手,以获得人们的赞扬。
以下内容摘自王同学的简书:
幼儿期是指三岁至六七岁的儿童时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其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第一,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第二,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第三,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具有其他活动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第一,游戏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第二,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第三,游戏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第四游戏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感想:游戏的优点和好处都说的听多了,我感觉徐老师的意思是意犹未尽,比如说“求助于心理治疗的病人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严肃有余而游戏不足的。”这种说法我感觉游戏背后隐含的某种人生态度是健康人所都有的,而严肃有余或者说不具有游戏态度的人是无法游刃有余的适应生活的。那么游戏背后的态度是什么内容呢?
游戏背后隐含的应该包含接受规则,接受失败,可以再次开始,努力争取,拼搏体验,竞争,失去,协同等等,还有老师说的可以变成狐狸精,也可以退行变成狐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