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6-16 万事赖童年与目的论

2021-06-16 万事赖童年与目的论

作者: 艾诗丽宝宝 | 来源:发表于2021-06-16 09:50 被阅读0次

昨天花了整整一上午,读了《被讨厌的勇气》的前三分之一。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大名早有耳闻,但与他们齐名的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还是第一次听说。从最早读《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开始,我接触到的心理学书籍,无一例外,把我们性格中的特点归因于童年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都有种被悲伤的童年绑架的无力感。

但阿德勒是心理学中的一股清流。他认为,有怎么样的过去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选择用什么用的视角看待过去。

比如,一个情感史混乱的女孩,我们通常会归因于她早年原生家庭的不幸。但是阿德勒会认为,是她没勇气专注于一段感情(专一需要克服太多困难),从而“原生家庭的不幸”成了她的借口。她是为了漂浮于许多肤浅的感情之上,从而选择了用悲观的视角去看待原生家庭,拿历史创伤为自己开脱。他的这种观点也就被称之为“目的论”。

人要改变自己,要达成某个目标,哪是那么容易的。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有许多人给自己找了借口。如果是早上不愿意起床这样的小事,我们很容易发现自己“找借口”的动机。但是大到情感问题、精神疾病甚至自杀倾向呢?

前两年,有个孩子在学校受了批评。回家的路上妈妈骂了两句,孩子打开车门就跳进江里。有人说是孩子处在极度的悲伤抑郁之中,母亲的言行刺激超出了他的极限。他正处在情绪的大幅波动之中,自是不在话下。但是他是否有能力平息愤怒,选择更理智的方式应对呢?我觉得也有可能。让他不顾惜生命的,除了母亲的言语刺激,还有他们惯常的情感纠缠--他习惯了用自己的极端行为报复母亲。

情感纠缠是指不能把对方的行为和自己的情绪隔离开来。比如,孩子做了不符合母亲预期的事情,母亲认为孩子的行为让自己生气,所以怒骂。孩子为了报复母亲的责骂,又转而消极抵抗--不学习。这就形成了情感纠缠。只要任何一方能够认清两者的差别:对方的行为&我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负责,选择语言沟通而不是情感纠缠,那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一个巴掌拍不响。原以为“经营好一段亲密关系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实际上只需要其中一方停止情感纠缠,选择“爱”为语言,两个人的关系就能够经营好。

相关文章

  • 2021-06-16 万事赖童年与目的论

    昨天花了整整一上午,读了《被讨厌的勇气》的前三分之一。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大名早有耳闻,但与他们齐名的心理学之父阿德...

  • 2021-06-16

    2021-06-16

  • 10.心理学

    了解自己 精神分析 原因论:别想大象悖论弗洛伊德/武志红甩锅给童年,环境,自己没有错。目的论: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

  • 关于《被讨厌的勇气》书籍笔记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原因论与目的论” 文中所讲述的“原因论”与“目的论”非常有意思,其间现学现...

  • 你为什么没法改变?——《被讨厌的勇气》第一章

    在第一夜,青年与哲人进行了一些概念的明确。哲人首先提出了“原因论”与“目的论”,并指出阿德勒所提倡的是“目的论”,...

  • 人际关系里的斗争

    73/365《被讨厌的勇气》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生活中有许多原因论的信徒 还有目的论信徒 目的论只是...

  • 数学课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目的论: 1.掌握数学的整个体系 2. 学会数学的实际应用 3. 数学作为思维的训练 4. 数...

  • 能能读书《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第1个关键观点是目的论,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相比,目的论是强...

  • 一味坊.读书会.知识点第七十五期

    目的论是哲学史上重要的理论思想,苏格拉底在解释万物的生成发展及变化的规律提出了目的论,与哲学自然论思想相对立。亚里...

  • 阿德勒心理学框架

    1.目的论 WHAT - 什么事目的论?目的论就是面向未来。面向愿望。此刻的行为动力来源于未来的目的。而与之相对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6-16 万事赖童年与目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rx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