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耳朵医生的成长日记每周500字
【政先生】转·当医生,最难的部分不是技术

【政先生】转·当医生,最难的部分不是技术

作者: 政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6-04-22 17:26 被阅读61次

作者:陈旭岩 清华长庚医院急重症部部长

陈旭岩医师

做急诊医生近30年,我经常问自己:即便中国医生的职业环境近似残酷,我们会轻易放弃最初的梦想吗?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许多细节已不甚清晰,但有些感动我终身难忘。

“准刘翔”的奔跑

一个10多岁的男孩刚刚经历了母亲病故的重创,跟着父亲在北京靠卖晚报谋生。有一天,男孩突然病倒,在家坚持了整整一个月,实在扛不住了,才被父亲送到医院。入院时,他父亲身上仅有200元钱。这是他们父子进报纸的钱,就是谋生的最后一点儿本钱。

很快,我们诊断男孩患的是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要靠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这时,钱成为最大的问题。面对这个我们不愿谈却必须谈的问题,不到40岁的父亲非常痛苦。最后,他叫来一位老乡帮忙守着儿子,然后满面愁容地回老家借钱。三天两夜后,他带着12000元钱回来了——他借遍了全村。可就是这三天两夜,孩子花掉的医药费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数。

两天后的一个清晨,一辆破三轮车停在了抢救室门口。我走进病房,看到男孩的父亲已经收拾好了。“我们已经没钱治了,谢谢你们的好心!趁孩子还有口气,我要把他拉回老家。”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跟我告别。在急诊科,这样的事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我站在那儿,看着他把男孩的气管插管拔出来,看着男孩的氧合从100%降到92%,再降到85%……我的内心在激烈地交战:救不救?我用右手用力掐着自己的左上臂,却一点都不觉得疼,眼前只有男孩父亲的眼泪、男孩的眼泪……

过去了大概30秒,格外漫长的30秒,我小声说了一句:“插管!”话音未落,“啪”的一声,身后马上递过来一个喉镜。原来,护士已在我身后守候多时。她早有准备,就等着我纠结之后的这声令下。

两周后,男孩脱离了呼吸机。三周后,顺利出院。出院时,父子俩跟医院签署了一份长达30年的还款协议,每月还200元。即便这样,他们还是经常还不上。

男孩出院后,经常会在晚上溜到我们分诊台的窗前,扔下两份当天的晚报,转身就跑。每次他来,为了他的自尊,我总是假装没有看见他。当他转身飞跑出去时,我就会很享受地看着他的背影。试想:之前他连一个脚指头都动不了,甚至差点和他死去的母亲一起埋在小山村里;而今,他却能像“准刘翔”一样飞快地奔跑。

作为他的医生,我的感受是什么呢?

这时候,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哪一种职业会有如此美妙的心灵体验呢?我做急诊医生近30年,有太多的辛苦、太多的委屈。但和这种无可比拟的幸福体验相比,那些都不足挂齿。我从来都感恩上苍给了我一个如此至真至善的职业,它固有的光芒可以令世间所有名利都黯然失色。

所以,我经常问自己:即便中国医生的职业环境近似残酷,我们会轻易放弃最初的梦想吗?

也许有人会说,你既然被称做“白衣天使”,你就应该那么做,而且每一次都该如此决策,甚至不能允许男孩的父亲把气管插管给拔出来。在此,我可以含着眼泪回答你:“这也是我的梦想。我也希望每一次自己都能无所顾忌地选择去救人。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医生心底那异常强烈的冲突又有多少人能理解?”

我只想说,谁都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简单评判对错。当下我们各行各业所呈现出的某些乱象,或许只是社会转型时的一种必然经历。在种种冲突、困扰之中,我们都应该相信的是,绝大多数医生仍在竭力坚守着纯净的信仰和神圣的职业精神。此时,我想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

父与女的泪

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两年前。那天,我上急诊监护室的二线班,为一位病人忙活了一天,毫无所获。这是一位32岁的女病人,没有医保,却突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非常严重,入院时还发生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意味着她随时可能要上呼吸机,还需要各种昂贵的救命药物。

和病人的父亲谈病情时,我告诉他住院至少需要1万元押金。老人焦急地说:“钱正在路上呢。今天在急诊的治疗抢救费能不能先欠着?”中午时分,总算盼到了送钱的人——他辗转借了5个老乡的钱,只借到了3000元。我和病房联系,回复是“的确收不了”。于是,我坐到病人床边,一边紧张地观察病情,一边等着再去“找钱”的人。为保住她的肾,我要多给她输液。她没钱透析,水输多了很快就渗入腹腔,没有血滤保驾只怕会心衰……我坐在那里仔仔细细地算,一双眼盯着她的尿袋儿,心里还祈祷着“心率不能再快了”……

接近下午5时,病人家属满头大汗地拿来1万元钱,我没敢问是找了多少人才凑齐的。她父亲问:“够不够?”“肯定不够。”“那还需要多少?”“按照她的病情,通常会超过10万元,而且……”我说得小心翼翼,虽然明知这些话会让他很痛苦,但又不能不说。末了,还要加一句“可能人财两空”。

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我没有催促他。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我们面对面坐着。老人强忍着,眼泪却仍然落了下来,满脸的沧桑使得泪珠拐了几个弯儿才终于汇到胡子拉碴的下巴上。他念叨着:“我怎么能不救她呢?她娘年轻时就走了,我拉扯大他们姐弟。儿子去年结婚,我借钱给他盖了房,欠了一身的债。这,我再跟谁去借呢?你容我想想……”

这位父亲终于慢慢起身了。他走了过来,干裂的嘴一张一合,半晌才出声:“我们不治了,我们回家。”这话并不让我觉得意外,但我却真切地感觉到了心的刺痛。后来,我们小心地把患者抬上车,我看见她在哭,无声地哭……

最难的部分永远不是技术

她有一个动作我至今不能忘记:抬起她时,她使劲抓住病床的栏杆不撒手。我知道,她这是在传递强烈的求生愿望。

像她这样的年龄是不该放弃的,这是无奈的放弃。如果你不能理解这“无奈”二字,就看看那位父亲的眼睛吧。倏忽间,这“无奈”二字就笔笔刻在你的心头了。

通常情况下,令我揪心的不仅是那些病情重的人,更是像这位可怜的父亲表现出来的那种难以遮盖的自责。我想对他说:“老人家,这不是您的错,不是!”那么,这是谁的错呢?谁该承担这份苦难、这份生命之重呢?退一步说,如果这位父亲不是如此善良、懦弱,如果他坚持接受治疗并最终人财两空,他会不会迁怒于医护人员呢?会不会咒骂我们医生赚了黑心钱呢?

相关文章

  • 【政先生】转·当医生,最难的部分不是技术

    作者:陈旭岩 清华长庚医院急重症部部长 做急诊医生近30年,我经常问自己:即便中国医生的职业环境近似残酷,我们会轻...

  • 【政先生】上海医生被铐案

    当社会这台机器高速发展的时候 日益增长的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 谁才是顶缸者? 警察、医生、教师、记者还是当事人 总有...

  • 他的人生他做主

    先生对我说:如果以后儿子成绩不好就学习一门技术,当厨师吧。要是学习好就学医当医生吧。 我说: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很...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出自一位著名的心理咨询师,他巧妙的借用了《柳林风声》的蛤蟆先生性格特点,当陷入心理抑郁,转...

  • 开始化妆,最难的不是技术。

    (一) 最近有听到一些关于化妆如何如何对皮肤不好的论调,而最后的结论就是让大家不要化妆!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

  • 医疗最难的永远不是技术

    医疗最难的永远不是技术。(选载人民日报) 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生与死,只有概率,没有定数。一般来说,风险和收益...

  • 最难的部分

    最难的部分是摈弃幻觉,面对现实。抗拒想要逃避和沉沦的下坠感。 吸毒终究带来的只是幻觉,除了迷惑我大脑认知之外,毫无...

  • 【政先生】我们这样做医生是为了什么

    事情过去了很久,还是想把那天的事说出来! 记得那天是2015年5月26号,天气,小雨,气温适宜,我在黄冈!...

  • 当医生那些事儿——写自传最难(1)

    先生,当年你听了我的经历,总觉得我的故事很多,劝我我把经历写写,一本书也好,一篇文章也好,就当写自传了。 然而,我...

  • 江庄轶事之六先生

    早先,江庄人把医生和老师统称为先生。六先生不是教师,自然就是医生了。 六先生有个官方身份,赤脚医生。因为他在同宗兄...

网友评论

  • 93e7e0ca4755:这篇文章应该上首页,但是我发现这个社区医学类的文章基本不上首页。对此我很失望。
    政先生:@思河简方 嗯,所谓的圈子其实更多的是外界给我们划分的。不过没关系,还是谢谢它的平台,总有人看到
    93e7e0ca4755: @政先生 我觉得这个网络社区对医疗行业缺乏包容性。不投也罢。
    政先生: @思河简方 被拒绝啦!我投稿过

本文标题:【政先生】转·当医生,最难的部分不是技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sx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