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羡慕一两岁幼儿的纯真和专注,喜欢他们清澈的、不逃避、不回避、不躲闪的眼神,喜欢他们吃饭的时候就吃饭、喝水的时候就喝水、玩儿玩具的时候就玩儿玩具.....总之,他们吃饭、喝水、玩儿的时候不会想“刚才我为什么哭”,也不会想“一会儿我会不会摔跟头”,他们只想这饭好不好吃、这水好不好喝、这玩具好不好玩,他们的眼里、心里,只在当下,因此,才会无忧无虑。正因为他们的心安住于当下,才能很好的成长,弥补着过去的不足,也为将来打基础。
我不知道自己从几岁开始瞻前顾后的,但我知道自从“学会”瞻前顾后,心就难以安住当下。比如:小时候丢了一块花手绢,时刻都会想这件事儿,即使家长说了没关系,也会想“被谁捡去了”,直到被另外一件不愉快的事儿替代,才把这事儿暂时放下。再长大一些,又“学会”了为没有发生或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的事情担忧、焦虑。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去的、曾经感到不愉快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累加着;担忧的事情消除了一件,另一件或另两件或更多的担忧又滋生了。因此,吃饭的时候、喝水的时候会想起这、想起那,走路的时候会想夜里梦见的动物预示着什么。
有时候,想通过禅坐或冥想让自己的心安静一下、放空一会儿,然而,从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起,就思绪万千,然后,就在观呼吸-思绪万千-观呼吸-思绪万千......之间反复着。
有一天,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奔跑着的两岁宝宝,他不停的跑,家长在后面不停的追,一会儿上台阶一会下台阶,每到“危险”处,家长就轻轻的抓住他的右臂,他就使劲甩开家的手,家长越说“小心 ,小心”,他越咯咯的笑。我也跟着他的笑声笑了起来,这是一种非常纯净的笑。
我想:两岁的宝宝确实不懂得担忧是否会摔倒、绊倒?因为,他还没有被摔过,如果,曾经被块砖绊倒过,他就过知道绕过眼前的砖块,但是,此时,他并没有后悔曾经被砖绊倒这件事,而是知道了“砖会绊人”这个常识;我又在想:两岁的宝宝为什么不担忧是否会摔倒、绊倒?也许,这是一种“道”,他尽管在前面跑,家长必然会在后面追。
《道德经》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意思是能否像婴儿一样,随顺气息,追求柔和?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思是:知道雄强的好处,却守住雌柔的位置,这样可以作为天下的仆役。作为天下的仆役,就不会离开恒久的德,再由此回归婴儿的状态。(注①)
渐渐的,我体会到: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未来的事情尚未发生,只有好好修炼当下。修好当下,便修好了过去和未来。
虽然,我知道无法真正的找回孩提时代的那个颗心,但我在努力慢慢的回归。我体验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践行着:“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注①:摘于傅佩荣老师《究竟真实》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