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铜钱二面佛,仅有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开始铸造的叫淳化元宝。
相传钱文为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即所谓的“御书体”,分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而楷体一种的“元宝”二字仍然属于“隶书”。顺时针旋读,光背。
中国最早发现宋代“淳化元宝”佛像金钱是在1988年春。从实物看,该钱径24mm,厚1.2mm,穿径5mm,佛像凸出浮雕 2mm,每枚重12g,成色在96%以上。
该钱出土后曾被民工私分并倒卖,后来贩到香港钱币市场,一枚金钱刻换一辆高级轿车,其珍贵程度令人咋舌。
我国当代收藏家、著作家、钱币鉴定家华光普先生在其专著《彩照中国古钱目录》把该钱评定为一级。每枚价值10万元人民币。
这种佛像金钱以其造型独特,雕刻细腻,图案精美和花纹精细的特有魅力,以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赢得广大佛教信徒和钱币爱好者的青睐。
宋代是中国古代金属铸币和使用非常发达的时期。由实物图,我们可以看到,钱币正面刻有行书“淳化元宝”四字。字体为宋太宗赵光义御笔亲书,笔法隽永流连,十分洒脱。宋太宗一生酷爱书法,他即位后,留意翰墨,叫人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帖。于淳化三年编刻成宋代著名的《淳化阁帖》 ,拓赐给大臣,由此重刻翻摹,使帖学开始在宋代盛行。
钱币背面的两尊佛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右边为手持莲花,正结枷跌坐于八叶莲花宝座之上的观音菩萨。宝座底下祥云缠绕。左边为头上结发,双手合十,颜貌天真活泼,身体微向右侧站立在莲花瓣座上的善财童子,好一幅“童子拜观音”的画图。宋初的淳化元宝有宋太宗亲自书写的真、行、草三种书体,即所谓御笔钱。
该钱币是宋太宗所铸。他就是赵光义,字廷宜,出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第二位皇帝,即位后改名为赵炅。赵光义于公元976年登基为帝,次年亲征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此后他两次攻辽却都遭失败,便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鼓励农业、扩大科举,改变了重武轻文的陋习。
宋代是我国古代金属铸币和使用非常发达的时期。由实物图,我们可以看到,钱币正面刻有行书“淳化元宝”四字。字体为宋太宗赵光义御笔亲书,笔法隽永流连,十分洒脱。宋太宗一生酷爱书法,他即位后,留意翰墨,叫人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帖。于淳化三年编刻成宋代著名的《淳化阁帖》,拓赐给大臣,由此重刻翻摹,使帖学开始在宋代盛行。
该钱币稀有,其钱币背面的两尊佛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右边为手持莲花,正结枷跌坐于八叶莲花宝座之上的观音菩萨。宝座底下祥云缠绕。左边为头上结发,双手合十,颜貌天真活泼,身体微向右侧站立在莲花瓣座上的善财童子,好一幅“童子拜观音”的画图。
利用铜钱之上琢刻两尊不同形态的佛像,而且使佛像神态自如,线条流畅自然、清晰庄严,足见当时的金属雕刻工艺水平,如雕刻过程刀法精炼纯熟,刀刀如削不留刀迹,使整个画面纹路纵横流利、曲折起伏。又从实物中看出,作者不但要勾勒出凸起的图案,又要掌握钱肉的厚度,才能在钱背空白之处刻削得恰到好处,从而增强画面人物和祥云的立体效果,透露出秀拔之气。
为何是赵光义能铸造这样的钱币?这得看看他的故事。
他在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光义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赵匡胤即位之后,封赵光义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不久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所以,一个有作为的人,他的钱币势必精妙,该钱币最精妙之处是把原淳化元宝佛像金币的佛像重新在流通“淳化元宝”铜钱上复制刻琢出来,这又充分说明古人对淳化元宝金佛像钱仰慕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