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为什么”串起现实世界中“体系化认知”!

用“为什么”串起现实世界中“体系化认知”!

作者: 人生试用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9:56 被阅读20次

    2月25日,微信端的腾讯新闻推送了一条新闻,新闻说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4号召开的会议主要讨论提交到十九届三中全会的工作报告。

    开篇即表明: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

    政府是一个国家和城邦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不管是何种社会形态,何种执政方针,“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运转的优劣关乎于一国民之生计。

    十八大以来,老百姓也明显感觉到与之前不太相同的政府执政风格。

    这篇新闻通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这段话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简言之,国家把改革“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说它是一切国家发展的先决也不为过。

    为什么呢?为什么政府要将这件事情放在如此高规格的位置,原由何在?与我等升斗小民又有何息息相关之处?

    自古国人就好“微言大义”,任何简言意骇的声明都能被解读出千头万绪,我也不可免俗。

    先说与我等升斗小民的息息相关之处?

    很多人都喜欢把我们 国家比喻成一间公司,一间股份制公司,党的领导就像公司董事会,各级职能部门就像各个管理部门,老百姓就是这间公司的小股东。我们每一个人的收益都与“公司”的运营状况息息相关,而“公司”的运营状况又与“董事会”的每一个决策息息相关。所以,如果对“董事会”的决策糊里糊涂,我们个人又怎么做出明智的决策,当然,如果你不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收益就另当别论了。

    想要更好的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和容易的事情,在埋头苦干的时候也要时不时的抬头看看“指示灯”,做个“明白人”。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叫中国的国家,国之大势,顺之则昌也!

    那此举原由何在?

    “改革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可以把这十个字的一句话拆分成三个词组来解读一下,

    “改革”、“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为什么常说“改革”!

    改革是我们的基调,事实我们一直在改革中,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治”,不管大治小治有治才会有活力,有改革老百姓才能有希望。古语所说“长治方可久安!”人都有能动性,所以即便在无为的政府,也无法阻挡人民实现自己的愿望。从我们所处的环境的层面看,“动态”也是最本质的。所以不管是集体个人还是国家组织“改革”是常态,也将是长久的“常态”,如此需要我们关注的便不再是“改革”本身,而是改革的方向和方式。

    为什么现在开始强调“国家机构”?

    早几年的时候,躁动人们的是“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旨在激发每个个体的创造力,凝聚成更大的势能,这也才没过去多久,这几年我们的发展有目共睹。且我们这个国家也已经高速发展了40年,就好比一家公司,自成立之后经过了野蛮生长,在确定了生存根本之后,如果做到基业长青就成了摆在桌面的问题了。野蛮生长时期,一切以生存为要务,作为一个诺大的国家难免厚此薄彼,顾得了东顾不了西。发展壮大之后,各种问题也就浮出水面了。拿公司运营来对比,在草创时期拼的是业务能力,从老板到一线员工只有一个以“生存”为目标的核心任务。不论是制度还是人事,所有资源的调配与组织也都服务于这一核心目标。也是在这个阶段,公司中那些有能力的个人,那些能够为公司直接创造收益的个人就会拥有较强的调配这些资源的权力,比如早起的销售大牛,业务能手。

    在我们国家发展早期也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谁有“能力”谁就能先富起来,你能先富起来能带来“收益”政策和资源就会倾斜于你。

    在初期的公司中,能够影响到公司“生存”的大牛自然是受到更多关注的人,对于公司中的其他部门人员难免会有居于边缘和后勤的感觉。对于国家发展初期,那些具有阶段影响力的“产业”受到“政策”的关注也是同样的道理。公司领导认为需要什么就会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国家也一样。所以,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才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关注到什么,从而相应什么。在这个背景之下在去看那些彼时可以“呼风唤雨”、“耀武扬威”的个体时,便会豁然许多。

    所以,人们曾经蜂拥过的那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之类是响应了领导层的“需要”,当然这个“需要”是整体需要,而非个体需要,所以你也别较真说这个需要不是你的需要,个体是需要生活在共同体之中的。自古家国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领导们需要保障的是千万家,是国家。

    环境都是动态发展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利益考量,“资源”本质上是趋利的,是有成本且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你能为“资源”增值时,“资源”就是趋附于你,当你的增值能力变弱或者出现比你增值更强的“客体”时,“资源”也就会随之转移。

    环境在变,竞争策略也要随之改变,之前的“单兵”作战发展到“团队作战”再发展到 “战线联合”为着的就是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兵法中最上之策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是时候上下一体,打造一个“超级品牌”了。而这种事情自然需要更高效的调动更大的“资源”,“国家机构”这个资源调配者也就成了这个改革的关捩。

    等企业发展壮大,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可以有喘息的时间时才能回过头来坚固“工事”,增强“装备”以备继续攻城略地实现抱负。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提升组织效率,没有效率有能力也发挥不出来,于国家组织是这样,于各人也是这样。

    为什么改革的对象是国家机构的“职能体系”?

    在40年的改革史中,我们听过各种各样的改革对象,市场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农业改革等等等等。现在这个“职能体系”改革又该如何解读?

    有人的解读是“反腐倡廉”、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提升公务员群体效能、、、也不过是换了一套说辞。

    表面看来确实如此,但底层逻辑已经不同。这些举措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有,更像是消防员的救火任务。就比如在公司的发展初期,为保障有能力的个体更大效率的发挥价值,作为运营者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保障“资源”更合理更高效的向他们“倾斜”,其中阻碍这一倾斜的任何环节都应该杜绝。

    但是发展至此,环境变了,竞争策略也变了,就连“资源”的组成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之前“救火”“查缺补漏”式的举措已很难在发挥直接的效率提升。之前的体系运转逻辑走到头了。所以做出来的改革举措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但其根本目的已经不同,自然也就不能用之前的措辞。

    我们都有一个常识,体系化是提升效率的关键。而进一步提升体系效率的关键在于体系本身的顺畅运转,使“资源”和“流程”做到自动运行。其过程有点像一个手工作坊到智能化流水线再到3D打印制造。你能说这其中只是“工作方式”的改革吗?再去单纯的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就显得有点隔靴搔痒了。

    所以要谈“深化改革”,所谓深化改革是要达到“基本逻辑”的层面,对体系的运行逻辑进行改革。只要改革成功,效率的提升就不仅仅是线性的了。当然,改革的方向是预设的,改革的方式是摸索出来的,一切初心还是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愿望。除此之外,任何改革都需要时间,并非三五年的时间能够实现的,新闻通告中直接将时间尺度拉升到了百年的长度,这么长的时间尺度一方面体现了耐心,一方面体现了决心。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那么现在,大脑体操就此结束。借用和菜头的经典句式:

    请相信以上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新闻通告很精简,编辑也是照本宣科。以上的内容,只是我以此为素材所演示的一个思考小锻炼,观点和内容纯属个人愚见。

    只是为了说明,任何信息都能衍生出来的内容都是我们大脑“思考”的产物,“思考”本身并不具有什么具体价值。只有加上客观的合乎体系和逻辑的思考才能产生有价值的“内容”。

    而建构自己体系化的思考方式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凡是多问“为什么”一直问下去,一层一层抽丝剥茧,久而久之便会对因果敏感,而逻辑说白了也就是“因果” 二字。

    奥卡姆剃刀原理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思考锻炼的方式上,一个“为什么”足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为什么”串起现实世界中“体系化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wi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