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黄帝阴符经》第十三篇: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黄帝阴符经》第十三篇: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作者: 七贤庄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14:35 被阅读188次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心”,在词典里的解释不外乎总重要的两种,

第一,指我们人体身上存在一个器官

第二,指我们脑袋里思维活动的意识

第一个心,用在这里,心脏生于物质,有死于物质,似乎好像应该说得通,但是后面“机在目”,我们可以很容的推翻这个用法,那么这里可以肯定的是,心在这里是指的我们的神魂,意识。所谓的魂不守舍,便是你的心不在自己的身上了。

心往外驰,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才会产生了主观的心理活动。现在你开始回一下你能够记得起最早的生命情景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记忆犹新,是妈妈做的一碗面,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还是某个地方很美丽的景色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回忆起来已经非常的模糊了,现在你在回溯一下,最近的一次愉快的用餐经验,与谁在一起,吃的是什么,周围有什么装潢,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闻到了什么样的气味,现在你可以尝试做一下

我们呱呱落地之时,不知道这是桌子,这是椅子,这是爸爸,这是妈妈,当我们开始慢慢长大,慢慢地开始说话,妈妈就会把身边的东西告诉我们,这是桌子,这是凳子,这是筷子,这是楼梯,这些都是开始都是具体的,能够直观看到的。

我们心神的活动最开始就是来源与我们周围的物质,现在我们面前看到一个陌生的东西,那最先是用什么办法去了解它呢?是用鼻子闻一闻,用舌头舔一舔,还是用耳朵听一听呢?当然不是,肯定是用眼睛先去观察。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接下来要到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各大厂商挖空心思的营销粽子,包装的富丽堂皇,但是几个粽子真的可以买几百元吗?这到底是为了“目”还是为“腹”呢,这些华丽的包装在过了端午节之后,就如同刍狗一般,扔放在垃圾桶,这表示失去了端午节的本质

为了“目”,我们在物质上就可以无限的攀比,别人用个几千元,同学会里大家都开着好车,穿的是某某品牌定制的衣服,吃着山珍海味,鲍鱼大餐,心里不平衡了,痛苦了,本来自己活得好好的,这一对比,简直没法活了

《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小鸟息在树上,所占不过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所需不过装满肚皮。而我们人呢?不过是吃三顿饭,睡一张床而已,但是我们要吃好的,要睡好的,为什么?因为别人也这样啊,我不这样,不是有病吗?

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心必须面对三个问题,痛苦,罪恶,死亡

首先要明白,我们为什么会有痛苦,痛苦的根源在哪里,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有两个悲剧,第一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说真的,当时看到句话这吓了一跳,第一句话好理解,得不到肯定是痛苦的悲剧,那么第二点呢,后来才慢慢的明白,你想得到的,未必是你真心想要的东西,更可怕的是所有你想要得到的,你都得到了,你以为这是你人生的满足,其实是人生的终点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心在物之间生死,一定会有痛苦,而且当今大多数人的痛苦都第一条,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这样的痛苦是人生必须面对的,谁敢说自己没有欲望,谁敢说自己什么都得到了。

你痛苦吗,一定有人比你还痛苦,你幸福吗,一定有人比你还幸福,如何去判断痛苦与幸福,这世界有标准的答案吗?

其次是罪恶,在天主教的教义中,说人有七种原罪,分别是 暴 食、色欲、贪婪、暴怒、怠惰、伤悲、傲慢,在佛教里说人有贪嗔痴慢疑,五毒。贪婪,嗔恨,痴迷,傲慢,多疑,这是人的五种心,我们相信我们一出生就带着这么多的罪恶吗

那么在中国的儒家看来是什么呢?是“人之初,性本善”吗,这句话是否定的,《三字经》只是从宋朝开始的一本启蒙读物,而真正的儒家,讲人有三个修行的步奏

第一步,人心向善

这一阶段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就是要求我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这便是我们上面所说,心生于物,又死于物,要生要死,关键在与如何去格物,去弄清楚,这个东西的本质,钻石很好,被人们赋予了永恒的意义,但是真正的钻石不就是一堆碳元素吗,多少克拉能够代表爱情的重量吗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第二步,择善固执

这就是当我们选择了人生的道路之后,还要不舍昼夜的努力,如易经乾卦所说,

《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整日自强不息 ,到了夜晚也小心谨慎就好像如临危境,谨小慎微,这样就没有灾难了.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

第三步,止于至善

这就是儒家的终极理想——为至善

治国,国是代表了以前的诸侯国,而不是现在的中国,诸国就是治理好自己的小国家

平天下,颁布仁政,使天下太平

儒家认为人心是向善的,而不是本善的,孔孟也从来未说过人性本善,如果本善了,干嘛还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当然后来的儒家荀子说人性本恶,这是他一家之言,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已

从荀子教出来的学生可以看到,李斯,韩非子,这都是法家的代表,所以荀子的思想能不能代表儒家,还需要好好的探讨下。

我们谈到了恶,那什么是善呢,千百年来的善恶论,又是如何演化的,佛教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你就要问一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是一个前提,没有搞清楚前提,如何去行善恶呢,我想下面三点可以参考下,比如我们要帮助某个人,要达到以下三点

1.自我感受要真诚

你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内心感受一定要是自愿,是我真心实意愿意做的,而不是被强迫或者逼迫的

2.对方期许要沟通

对方需不需要你的帮忙,需要你怎么帮忙,这都是要沟通,而不是说,不管你接不接受,反正我就是要帮助你

3.社会规范要遵守

如果一个人要向你要钱吸毒,你也愿意给他,这是善吗,还有最后社会的规范也是要遵守的,当然不可以

当然善恶的划分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标准,有些事情如阴阳一样,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某个人开个保健品商店,里面买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赚了很多钱,他又把这些钱捐献给了山区的小孩,这算他善,还是恶呢,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我们的心在面对善恶的时候又该如何选择,你真的可以分辨善恶吗?

最后,我们要谈到死亡,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关于死的各种名人名言,“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生的伟大,死得光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亡,一定是人生最恐惧的事情了吧,要不然呢?

小孩子会问啊,我从那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大人总是唐塞的回答,捡来的,抱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到哪里去呢,大人也无法回答,因为他们也没去过,所以,这个问题就抛给了哲学,或者宗教,

从西方,到东方,每一个哲学家叫都会去谈到他面对死亡的态度,如果一个哲学家不去思考如何为死亡,那他对于人的终极关怀还不够,

苏格拉底,孔子,老子,庄子,这些曾经出现在这片历史天空的哲学家们,都谈到了自己的死亡观,不管这样的死亡观正确与否,我们都应该肯定,在地球上曾经有人为这样最终极的关怀而努力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先来说说西方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存在的时期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他是面对死亡是怎样的呢?苏格拉底是被处死的,被五百多名法官宣判,当时他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只要你当众服软,也不至于被杀死,

因为只是当时苏格拉底的学说不符合那是人们的观念,所以有的人看不惯,把他抓起来,就想让他认个错,可是他偏偏不,还很强硬地在法庭上说“你们今天审判我,历史将审判你们”,

苏格拉底被关进监狱,关到监狱以后,学生们都去看他,而且更他说,我们都帮你准备好了金子了,可以偷偷地打通狱卒,放你出来,可是呢,这个苏大爷偏不,偏不走,学生都哭泣着,苏格拉底说:“你们哭什么啊,现在要处死的又不是你们”,学生们没办法,只好眼睁睁看着老师被处死,

到了行刑的那天,狱卒给苏格拉底喝了一杯毒酒,苏格拉底喝了之后,一会儿,他问狱卒,:"这个毒酒喝了,是不是从腿开始麻呀?,狱卒说是的,然后苏格拉底又说:“哎呀,麻到大腿了,到肚子了,胸口也是,我就快要死了,请你转告我朋友,告诉他,我还欠医生一直鸡”说完,苏格拉底就死了,

他到死都还记得欠医生一只鸡,这个哲学家有点搞怪,他对于死亡,原来没有我们看到地那么恐惧。

回到两千多年,看看孔子,他的职业,我们都知道是教书,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职业是主持丧礼,古时候的丧礼上礼节很多,不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而孔子正是这样的人,

他喜欢礼乐,从小就看到鲁国在冬至的时候会祭拜天地,王公贵族穿上统一的服装,登上高台,纪念天地,祖先,孔子觉得这是生命最美好的事情了

正因为,祭祀丧礼,孔子不可能不思考死亡,他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很多人就拿这句话说,你看,孔子避谈死亡,其实我们没有把握全文来看,这段对话的另一个人是谁,孔子回答的对象是子路,子路是一个莽夫啊,武艺高强,但是他从来不会去思考这么高深的问题,孔子知道子路是为了在人前显示自己的学问,所以故意塘塞他,

“子路啊,你连活都没有活得明白,怎么可能明白死亡”,这点不得不佩服孔子的因材施教,其实在论语里孔子谈到死亡,还有一句著名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闻了生命的真理,晚上就死了也是值得的

孔子所崇拜的礼乐都是来自于西周,他幻想那个时代的礼同乐和,而悲叹他身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主张祭祀天地祖先,认为鬼,就是人死后所变化的,没有什么还可怕的,只是因为鬼是我们曾经的祖先,我们祭奠他,尊敬他而已,所以他说“敬鬼神而远之”

尊敬他,但是不要和他靠的太近,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这些,但是不代表他认为这些东西不存在,他希望可以通过祭祀祖先,去感受生命的源远流长,承前启后,自己现在可以遵循礼仪的去祭拜祖先,以后的子子孙孙也可以依照礼仪去庄严肃穆的祭奠他们这一代人,死亡也可以很坦荡。

孔子说完,我们在看看庄子把

话说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的朋友惠施前去吊唁。惠施来到庄子家,看见庄子正盘腿坐在蒲草编的垫子上敲着瓦盆唱歌呢。

惠施很不理解,因而责备他说:“你的妻子与你日夜相伴,为你生儿育女,身体都累坏了。现在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却在这里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回答:“你这句话可就不对了。你知道吗?当我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不悲哀呢?可是后来想了想,也就不悲哀了。

因为想当初我的妻子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而且连气息也没有。

后来恍惚间出现了气息,由气息渐渐地产生了形体,由形体渐渐地产生了生命。现在她死了,又由有生命的东西变成了无生命的东西,之后形体也会消散,气息也会泯灭,她将完全恢复到原先的样子。

这样看来,人生人死就像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无有穷尽。我的妻子死了,也正是沿着这一循环的道路,从一无所有的大房子中走出,又回归到她原来一无所有的大房子里面休息,而我却在这里为此号啕大哭,这不是不懂得大自然循环往复的道理吗?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停止了悲伤,不哭了。”

因此,庄子认为人是由宇宙大道演化而来的,是道在世间的具体体现形式。人的生命与其他一切生命一样,都只是宇宙演变过程中的一刹之间,人生与人死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既然生死没有差别,人活着也算不上什么乐事,死亡了也就没有必要悲哀。

因而,最为明智的人生态度是顺其自然。也就是说,人一旦出生,你就自然而然地活着,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也用不着为活在世上而庆幸;如果死去了,你就自然而然地回归,用不着为离开人生而苦恼,也不要有太多的留恋。

如果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就是人生的大智大慧;如果在行动上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你的一生就会有永远的快乐;如果对自己、对他人都这样认识,都这样对待,那你就会坦然一生,无忧无虑,并具有了达到圣人境界的潜质。

说了这么多对于死亡的态度,但生命是需要去回答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生而为人,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不清楚,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不晓得,

只有当我们的生命完完全全被我们抓在手里的时候,我们才会有可能去思考,你说,去思考这些有什么意义呢?是的,没有意义,但如果活一辈子,也不去思考生命最终极的人生关怀,在最后一刻,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呢?

心生于物,死于物,我们要怎么把握自己的生死,全在于把自己的心放在哪里 ,春有百花秋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你所关注的什么,你就会变成什么

在滚滚红尘中,在茫茫天地间,我们都是小孩子,道才是我们伟大的“大宗师”,

我们每天为了一日三餐,终日忙碌,有的人也向我抱怨,也很想学习,很想去努力,奈何没有时间啊

送大家一句话,作为勉励吧,也来源于作家王尔德所说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阴符经》第十三篇: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wy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