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利用空闲时间读了《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是一本实用之书。核心论点是:成人学习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强调学以致用,于是提供了一套可执行的以读者为核心的「便签读书法」。目的是帮助职场新人快速转变读书思路,读完即用。
全书脉络结构较为清晰,行文思路符合黄金圈法则,实际上这本书从头到尾的结构都体现了「致用」的风格:开始提出「成人学习困境」的现象,接下来分析原因,然后引出实用的「RIA读书法」,最后通过援引理论解释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可行性。
但对于新手来说,阅读这样的实用技巧类书籍,一定应留心它的隐含条件。对应这本书的条件是:一是成人学习,二是致用类书籍。条件的特殊性是区别于教科书式理论书籍的关键,后者不能同日而语。对于理论类的书籍,应该深刻理解其理论,思考其论证过程,这是训练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阶段,不太适合在一开始就抱有太多目的,过强的功利心反而会得不偿失,可以更多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作为阅读的指导策略。
作为「致用」之说的拥趸和践行者,书中提出的「三色便签读书法」,一方面是认同,另一方面收获也很大,分享我的理解与实践,供你参考。
从时间维度说,这一方法以当下读到的知识为契机,先回顾过往的事实经历,再理解分析得出感悟建议,从而指导将来的实践。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将「知」与「行」统一起来。关于具体的操作过程,书中给出了八个步骤,我基于时间角度的理解,简化为三步:
第一步是「阅读」:选书、读书、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关键知识,包括核心观点、重要建议、较难理解的部分。
这一步是关键步骤,也是最难的部分,有两个问题要解决:「怎么选书?」「怎么读?」,但作者并未给出明确的方法论述该如何实施。现在每年出版的图书数量庞大且参差不齐,读不完是事实,并且若是不做筛选,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跑偏,但不管有多少书,著书立说的人中能被称为大师的仍然屈指可数。于这样的环境,选书不再是「选书」而是「选人」,理论开创者的书、理论发展最大贡献者的书、当前环境下最前沿的一个人的书。这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怎么读的问题,其实是找出一本书或一段文字中的核心论点,围绕着实现这个目标,我有几个小技巧:
a. 读一本书之前,先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创作这本书的背景,搞清楚作者面临的问题,更容易发现一本书的写作目的;
b. 提前看一些评论或书评,但这个时候只关注对文章内容本身的解读,别人的实践感受先不看;
c. 理解书的标题、副标题及目录,使用黄金圈法则分析这些短语或句子属于那个圈,核心论点在「what」部分,建议在「how」部分,论证过程就是「why」;
d. 多读几遍序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都藏在里面,找出关键句;
e. 正文中反复提及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一段文字、一个案例等。
这些小方法都是我现在读书在用的,有没有用你试试便知。
第二步是「回顾」:回顾经历,描述自己或他人的事实经历。
这里的关键词是「事实」。回顾过去,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看见的、听见的别人的经历,但不是经验,经验里有感受,经历是事实,一定不包括自己的理解体会,即只关注在过去的特定情境里,具体的行为是什么。
第三步是「实践」:之后应该如何运用。
最后一步是改进,基于第二步的行为事实,结合第一步的建议和感悟,分析得出如果再面对相同或相近的场景、问题,应该怎么做。这里才有分析体会,当时的行为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带来了何种较坏的影响,应该要怎么做,可能改变哪些影响和结果。
书里在这个方法的最后说,将一本书拆解完成的全部实践方法的便签拿出来贴在自己能看得见的地方,以提醒自己日后应用、改变行为。实际上,这才是最后的关键,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能认识到这种方法的价值,也能很容易就掌握这种方法,但如果就此打住,我们只是在读书的那一会儿做到了「致用」,回顾了经历,拆出了自己应该要有的行为,但不一定真的会有日后的实践。
于是,我读到这里,觉得还可以再加上一步回顾反思,即第四步的「检视」,可以通过每日总结、晨间/晚间日记的形式完成。回顾自己一天的行为,与应该如何做的标准作比较:哪些做到了,是怎么做的,当时的思考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哪些未做到,卡在哪一步,当时的具体场景是怎样,写出下次应该如何提醒自己规避。通过这样一正一反的回顾对照,慢慢达到「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
实际上,这不仅是我读这本书才产生的想法,只有你真的实践过,才能感受到这一步的重要性,更能在经历过几次之后体会到这种检视回顾带来的巨大价值。分享一个我此前读书的实例。
逻辑学入门书籍《简单的逻辑学》,作者D.Q.麦克伦尼,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
书中关于「非逻辑思维的根源」有一段论述,原文如下:
论证不是争吵
论证是理性的探讨,不要将它和争吵混为一谈。论证的目的是发现真相,争吵的目的是击败你的对手。有许多人,虽然他们愿意和你争吵,但却不愿意或者没能力和你进行论证。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和这种人进行争论。
我在微信读书上写的理解是这样的:
看到这一句「论证的目的是发现真相,争吵的目的是击败你的对手」,唏嘘不已,我们做得太差,却还总是深陷其中不自知。
大家在喊批判,然后我们就真的去「批判」,努力证明自己正确,深深迷恋自我对话,一次次重复旧的认知,而不是好奇、理解、接受或摒弃新知识。这个时候自己脑袋里的想法就是「立即质疑」,表现出来行为就是打断对方,质疑其中某个点,转移矛盾,拐到自己熟悉的知识上来。
应该避免「过早质疑」,若有不一致的地方,心里先记一下,控制自己拒绝接收的想法,等到对方完成后再交流讨论。想起了阿里云王坚博士的话:大部分人的知识结构是不变的,不自觉地把所有新东西都纳入到原有框架中,因为那样不痛苦。你真的愿意放下自己,你才能接纳和吸收新的东西。敢于打破,才能不断演进。
这是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拆出来的「关于怎么听」的结果,包括自己的行为,以及应该要怎么做。
关于「非逻辑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段论述,原文如下:
在论证中,如果你假设你的听众在某方面具备相应的知识,但实际上他们没有,那么他们接受你的结论的能力将明显地降低。经验之谈:尽可能地少用假设。
我在微信读书上写的理解是这样的:
这一点在交流观点时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能恳切理解「交流」的价值是信息的双向流动,就会掉入虚假交流的陷阱,变为单向的输出或接收,我们思维中最喜欢的是重复已有的观点,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点:沟通双方本身、流动的信息。人的部分要控制的变量太多,诸如知识储备、社会经历、身份地位等,暂且不谈。倒是信息本身可以很好控制,表达观点的时候必须交待背景,基于什么样的环境、原始信息是什么、如何得出当前的结论等,这样才能更客观,更好地让对方接受,进而思考,再反馈给自己。
这是从信息发出者的角度,拆出来的「关于怎么说」的结果,基于对方接收时的客观阻力,考虑要如何陈述信息、表达观点,降低信息摩擦。
再后来,我就实际用上了自己拆出来的方法。
有一次在
PMcaff(一个产品经理交流社区)上回答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需求评审流程是高效的?」,我针对问题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回答,采纳为优秀回答,也有一个同行相怼,反问我框架有什么用,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给我举了几个他自己经历的案例。本想当即反驳,毕竟心里早已有了反击的说辞,只待噼里啪啦指尖飞扬,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在这里争个对错没有意义,因为大家思考的角度不同。他给的实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我提供的是思考方法,框架不是答案,但是它们可以引导我们去探索更多方法。
这是我的一次实践,先理解别人,再被别人理解,这就是常说的同理心,不是同情,也不是随意评判。
任何一本书都有其局限性,但每个负责任的写作人必然会付出很多精力去完善,若能把一个问题说明白便很不容易了。于此来说,若能从一本书中读到自己的收获,哪怕只有一点,也算值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