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1)

作者: 温润如玉KK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13:10 被阅读2次

       抗日

    70多年前,中国在苏联和美国的帮助下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纪念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共中央国家总书记习近平于今年的9月3日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邀请数十个国家的代表们前来参观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上,一列列整齐的方阵从天安门广场的正前方向缓缓走来,一辆辆带有世界顶级技术的先进作战坦克和先进装甲车导弹车徐徐驶过天安门广场,女兵们那飒爽的英姿和蓬勃的朝气,男兵们那如同松柏树般挺拔的身姿和威武不屈的刚毅神情全都在毫不保留的透过摄影镜头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接受着国家和人民的检阅,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一个强大的国家如同雄狮一般站在亚洲东方最高的山峰上怒吼。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在经历过帝国主义残酷的欺压和凌辱之后,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般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向全世界宣示着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强大的民族从今天开始逐渐走向繁荣和富强。

           在天安门广场的正对面,人民英雄纪念碑依然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正中央。在2015年9月3日这天盛大的阅兵仪式上,抗日烈士们那忠勇不屈的灵魂全都不约而同的聚集在纪念碑下正在检阅着从天安门下整齐走过的中国军队,想到自己当年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想到当年抗击日寇时那惊心动魄的较量和残酷经历,如今能够在这儿亲眼见证他们所热爱的这个国家如今已建成一支在当今军事史上排名第三的军队,心灵感觉是无比的欣慰,无比的自豪。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一些小孩子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拿着给抗日烈士们敬献的花圈,配戴着鲜红颜色的红领巾,抬起头庄重而又严肃的仰望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一幅幅雕刻出来的画卷,好像在为抗日烈士们表达他们心中那份崇高的敬意。在他们脖子处那一条条鲜艳的红领巾上,似乎正流淌着抗日烈士当年在战场上和日寇拼杀时所流出的汗水和鲜血。

                 八年抗战生涯,胜利来之不易

                 缅怀抗日先烈,更要珍惜和平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国际性,就是因为中国人民英勇不屈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国战场上拖住了大量日军兵力才使得美军能够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取胜,使得苏联红军能够专心的对抗德国法西斯最终将胜利的旗帜飘扬在纳粹德国首都柏林的上空。假如没有中国的抗战日军将会如同潮水一般涌入苏联境内或者或者全力南进攻打英美,那么战争的结局将会不堪设想。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中国人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力,中国的抗战开始的时间最早,消灭的日军的数量最多,付出的民族牺牲最大,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七十年过去了,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在我们缅怀先烈们英勇抗战的同时,也应该要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强大的重要性,牢记我们祖国曾经所受过的屈辱,让历史的悲剧不再发生和重演。

           日本企图霸占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率领16万大军入侵朝鲜开始就为日本指明了侵吞中国征服东亚的道路。到了明治维新时期,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日本不甘心出于岛国之境再加上在甲午战争中战胜清朝,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之后,征服他国的欲望就变得愈发的强烈。军国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在日本民众们心中扎根,再加上一战之后获利,成为了当时世界五大军事强国之一,日本民众便更加的支持政府穷兵黩武的大陆政策;欲要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便成为了日本当时的既定国策。此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已经完全掌控了日本政界的全局,征服中国东北是日本实行狂妄计划的第一步;1931年9月18日,在关东军最高司令长官本庄繁的精心策划下炮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次日又侵占了东北三省,扶植正在做春秋大梦指望日本帮助恢复清朝的那位无知的末代皇帝溥仪登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宝座,建立了一个由日本帝国主义所控制下的傀儡政权,开始了对我国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而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军阀派系各自为政,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正在全力围剿共产党,对日本侵占东北的行径几乎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指望国联来进行调停,使得当时的中国几乎成为了一盘散沙,给日军侵华创造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历史条件。面对着国民党政府所谓的不抵抗政策,驻守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率领爱国官兵奋起反抗日本侵略军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江桥抗战是发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哈尔戈阻击日本侵略军的一场战争,它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抗的第一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继续向黑龙江进犯,当时的黑龙江省省会在齐齐哈尔,日军要想占领齐齐哈尔就必须要经过铁路上的嫩江桥,而马占山在日军进攻江桥之前就在江桥地区做好了战略防御以三个旅的兵力布防于嫩江北岸,扼守嫩江江桥。1931年11月4日,日军以满铁守备队进攻结果被马占山的军队击退,两天后关东军以主力第二师团投入作战,并且还出动了炮火和飞机坦克作为掩护,由于马占山的部队抵抗的异常激烈无奈之下日军又从朝鲜调来援兵加强进攻,马占山部因伤亡过大后援无继而被迫撤退,最后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马占山将军于18日下午不得不痛苦地下令撤出战斗。19日,日军5000余人侵占齐齐哈尔,江桥之战结束。虽然,江桥之战失败了但是中国人民却从这场战斗中看到了有望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希望,马占山的部队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个个都表现的那样异常的勇猛,即便是面对装备如此先进战斗力如此强大的日军也毫无惧色,个个都抱着视死如归的信念打退了敌人的很多次进攻,击毙了日军三千多人让日军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马占山本人也因为这场战斗成为了蜚声中外打响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的抗日名将。

           东北沦陷之后,关东军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资源上和经济上的残酷掠夺,抢占中国东北人民的房屋派遣开拓团进驻中国,让成千上万的东北百姓不得不离开家乡依靠乞讨来维持生计;不允许东北人民吃大米,将东北人民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全部没收,也不允许百姓在家私藏大米凡是吃过大米的东北人民一旦逮到后便将其开膛破肚以“经济犯”论处。然而,这些行为都不算是最可恨的,更可恨的行为就是把一些无辜的孩子强行送去关东军为他们所创立的小学实行皇民化教育,从思想上完全消除他们的国家意识,使这些无辜的孩子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顺民。为了防止苏联红军向南进犯,日本殖民统治者强行征用大批东北青壮年便将他们押往中苏边境地区去修建虎头要塞,使得大批的东北青壮年因为劳动过度而活活累死。

           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必然会有一些热爱国家的中国人民为了解放自己的国家同日本帝国主义作着百折不饶的斗争和英勇不屈的顽强抵抗。而东北抗日义勇军就是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所兴起的第一支武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略者的抵抗力量;就在东北沦陷的初期,以部分东北军旧部和爱国民众自发组成了一支抗日武装力量,人数达到了三十多万以上,活动的地区几乎遍及东北全境。东北抗日义勇军主要是由正规部队和警察大队,收编的胡匪,农民的秘密会社,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组成。指挥系统复杂多样不具备统一性,主要领导班子都以马占山从东北败退后残留在东北的一些旧军官为主。由于东北义勇军的单兵素质不高,士兵们有的几乎没有受过军事训练,所以他们在和日军交战的过程中屡遭失败;再加上义勇军的将领们各自为政在政治上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军事上是十分的保守因此他们很容易便被训练有素有着先进作战能力和经验的日军各个击破,然而最重要的一个失败原因便是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由于它是以旧军队为基础和大量收编胡匪所组成的,虽然也有不少农民和各级阶层抗日群众参加,但它本质上并不是人民的武装,一方面它是抗日的,而另一方面它又有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因此它不能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甚至还脱离群众。东北抗日义勇军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并且及时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揭穿了日本帝国主义伪造民意、树立伪满政权的阴谋,在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和包围之下,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和不援助的打击之下,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各方面相形见拙处于劣势的情况之下,东北义勇军将士不顾一切,为了挽救危亡揭竿而起,以血肉之躯和敌人以死相拼的民族气概,爱国精神,是永远值得歌颂和敬佩的。东北义勇军抗日失败之后,东北人民并没有放弃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意志和反满抗日的决心,在前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和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的组合下,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一支新兴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重新站起,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东北抗联是中国战场上与日本帝国主义斗争时间最长的一支英勇不屈百折不饶的抗日武装力量,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早在1932年5月14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七个月后在《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中》中国共产党提出联合各种反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并迅速从关内派出大批党员奔赴东北领导抗日斗争,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冷云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东北地区坚持抗战不畏牺牲的杰出代表,杨靖宇所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拥有三千多人是活跃在南满地区最大的抗日武装,日军曾把南满的杨靖宇和北满的赵尚志并称为“南杨北赵”;1939年秋,日伪军在南满的“大讨伐”中杨靖宇率领抗联战士在濛江一带牵制日军近两万人,在日军铁桶般的围攻中,杨靖宇率领将士顽强坚持,最终弹尽粮绝,壮烈牺牲。日军残忍的将杨靖宇的尸体送往医院解剖,想看看这个在山林雪地被围了四十多天的抗联司令究竟吃了什么,能拥有这么顽强的战斗力,结果发现胃里一粒粮食都没有,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追捕过杨靖宇的伪通化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曾经感叹说:“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九一八事变”后她被党组织发往东北发动抗日斗争,1935年秋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1935年十一月被日伪军围困在一座山间被俘;日军为了从她口中得到抗日联军的讯息和资料对她动用酷刑,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赵一曼强忍着剧痛怒诉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便卑鄙而又残忍的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军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晕过去之后仍然坚贞不屈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丝毫没有吐露出半点抗联的讯息和情况,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了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往哈尔滨市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金家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魔掌。很快,赵一曼便被带回到哈尔滨,日军军警再一次的对她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在她的鼻子里灌辣椒水,逼她坐老虎凳进行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表现出一位巾帼英雄那大义凌然的民族气节,在日军眼里她就是一块啃不断的硬骨头;8月1日,日军终于绝望了,在简单的做完审讯之后决定将赵一曼押往珠河县进行处决,在临刑的途中她给儿子写下了一封催人泪下的绝笔信: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8月2日,日军将她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的赵一曼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牺牲,脸上丝毫没有露出半点畏惧的表情,面对敌人的屠刀她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日军官看过纸条后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霎时间穿透赵一曼的身体,就这样,赵一曼牺牲于珠河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就在赵一曼同志牺牲一年之后,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发展到三万余人,开辟东南满,吉东,北满三个游击区扩大到东北七十多个县境内,抗联战士转战于白山黑水,在敌我力量悬殊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艰难的同日伪军进行数千次战斗,歼敌一万余人,鼓舞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英雄血,民族魂

               山河碎,国危亡

               端起长枪杀日寇

               为国家,献忠诚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必马革裹尸还

    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将军所率领的第十九路军的全体将士们就在上海和日军战斗的过程中彰显出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而又坚定的战斗意志。上海是长江的门户,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世纪三十年代人口已超过三百万,是世界第五大城市;日本在侵占东北的同时又于1932年1月28日对中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上海发起了突然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日本此举意在转移欧美各国对它侵占东北的关注,掩护其炮制伪满洲国的阴谋,还企图将上海变成它侵略中国长江流域的桥头堡。事变爆发后,以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奋起抗击,防守市区的中国军队打退由横浜路,虬江路,宝山路进攻的日军,29日夺回天通庵车站和上海北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举行抗日同盟罢工,各界人民组织反日救国会参加抗日义勇军,运输队,通讯队,救护队等,积极参加和支援前线作战;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中国军队连续击退日军三次进攻,迫使日军三次易帅,数次增兵,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一直孤军抗敌的第十九路军这时候迎来了张治中所率的第五军的增援从而士气大振,在庙行战役坚守战中第十九路军营长朱耀章在战场上留下最后的诗作:

           “为自由,争生存

           沪上麾兵抗强权

           踏尽河边草,洒遍英雄泪

           何必气短又情长

           宁碎头颅,还我河山”

    在字里行间中,无不透露出英雄主义的霸气,充满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恶和誓死要与日本帝国主义奋战到底的信念和决心。在写完这首诗后,他身中七弹,为国牺牲。因日本不断增兵,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对日妥协和不抵抗政策并破坏淞沪抗战中国军队腹背受敌且孤立无援,被迫撤出战场;3月2日,日军占领上海,5月5日在美,英,法等国调停下中日签订了卖过的《淞沪停战协定》淞沪抗战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告终。“一二八事变”中国军队虽然失败了,但是这场战斗促进了国内团结,激发了民族精神,建立了抗战的信心,转变了国际的观念。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对外战争几乎逢战必败,而且几乎每次都以割地赔款告终。淞沪抗战期间,国军屡挫强敌,迫使日军三易主帅,而最后的停战协议中,既无割地内容,又无赔款条款,实为百年来所罕见。一二八抗战中,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广大爱国官兵表现的高度爱国热情和抗日救国的英勇牺牲精神,表明了为民族生存而战的中国军队,虽然武器装备远不如敌军,但抗日卫国的正义性质,和广大人民的支援,使中国军队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在北方,日军侵占东北以后,又占领热河,并进一步进犯长城沿线,直接威胁北平和天津。

    1933年3月,中国军队为阻击日军,打响了长城抗战。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是23岁青年作曲家麦新创作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讴歌的就是令日军丧胆的第29军大刀队。第二十九军109旅旅长赵登禹率大刀队500勇士,夜袭敌营,与日军展开面对面的肉搏,杀伤大量日军,打出了中国人抗战的信心。日本当时的报纸哀叹:这是“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在长城古北口阻击战中,日军对隘口的山头阵地一次次组织进攻,却一次次被打退。而当日军最终攻上去的时候,却只看到7具中国军人遗体。就是他们让长城脚下的日军付出了数百人的代价。为此,日军曾心怀敬畏地为这七位英勇顽强的中国勇士们立碑。1933年5月,日军逼迫国民政府签订了《塘沽协定》,长城抗战结束。《塘沽协定》,不仅将冀东大片地区变成日本控制下的所谓非武装区,还意味着南京国民政府彻底实行对日妥协政策,全面压制国内反日运动。长城抗战虽然失败了,但是长城抗战的精神史载千秋,长城抗战的英勇事迹,永远激励着国人誓要与帝国主义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长城抗战”是中国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喜峰口战役,是中国军队自“九·一八”以来,对日作战取得唯一的一次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一场为民族生存、为民族尊严而进行的战争。爱国将士以生命与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使饱受屈辱的中国人抬起了头,挺直了腰。向全世界宣布,同时也告诉他的敌人,中华民族是不可欺辱的。它坚定了中华民族抗战心理,鼓舞了全体中国人的抗日信心,极大坚定了中华民族抗战心理,鼓舞了全体中国人的抗日信心。“其最大功效在于挽回因热战急败而消沉之士气及民气,提高为生存而奋斗的民族自信心。”之前很多人认为:中国目前要想反攻日本,收复失地,是件绝对不可能的事,喜峰口英雄,又证明这个不可能实为可能,在长城抗战期间,全体爱国将士的英勇表现,证明了一个真理:爱国精神高于一切党派、集团的利益。参与长城抗战的有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晋军、晋绥军、义勇军,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之间也曾有芥蒂,甚至有过争斗和摩擦。但是在强敌面前,当祖国受到外国势力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刻,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他们抛弃前嫌,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共同对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奠定了基础。《塘沽协定》签订以后日本继续向察东进犯,察哈尔省全境行将不保。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人,在张家口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经过血战,从日伪军手中,收复了察哈尔省失地。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的壮举。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软硬兼施的破坏政策,抗日同盟军最终失败。前敌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吉鸿昌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在北平英勇就义。这位从士兵递升至军长的将军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临刑前,他愤然写下正气浩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头。”在字里行间中,吉鸿昌表达出恨不能死在抗日战场上的哀叹又恨当今国民政府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管不顾,反而镇压国内一些抗日爱国运动的那种无奈;无不彰显出一位爱国英雄那充满悲壮的英雄气魄与爱国情怀。随着日本法西斯不断推进对中国的侵略,刺激了西方法西斯的扩张欲望。德、意法西斯蠢蠢欲动,不断试探英、法等国的底线。1935年3月,德国公开宣布扩军,废除《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德国和意大利于1936年10月24日签订了《柏林协定》。11月1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表演说,称“罗马和柏林间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并表示其余欧洲国家应该围绕这一“轴心”进行合作。这就是“轴心国”的由来。希特勒在欧洲有了盟友,但这还不够,他还需要在东方有一个牵制苏联和英美的盟友,构成法西斯同盟的另一翼。这个盟友就是日本;1936年3月,在日本军部支持下,日本广田弘毅内阁成立,建立以天皇和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体制。8月,日本正式把“北进”苏联和“南进”东南亚作为国策予以推行。1937年11月,德意日三国代表在罗马签订《关于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议定书》。柏林—罗马—东京法西斯集团轴心国正式形成。从东方到西方,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猖獗,使人们已经能听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渐渐逼近的脚步声。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使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的未来将何处何从?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的严峻问题,更是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和深切忧虑的问题。

               国共团结一心,一致对外抗日

               人民齐心协力,共筑血肉长城

               派系不分你我,民族大义为先

               同为炎黄子孙,以血尽忠轩辕

    1934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的名义,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随后“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成立,在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攻,领导者方志敏被俘。在狱中,方志敏写下了《可爱的中国》:“谁要想将有四千年历史与四万万人口的中国民族吞噬下去,我们是会与他们拼命战斗到最后的一人。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年仅36岁。

    从1934年10月起,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正向北方进行战略大转移——万里长征。红军在长征沿途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救国”,呼吁中国各党派、各种武装团结起来,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置于首要任务。美国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共产党人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1935年12月9日,著名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了。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领导下,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6000余人涌上街头,振臂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声势浩大的请愿示威活动。北平的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呼声这场被毛泽东称之为“抗战动员的运动”,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全国人民呼吁国民党政府抗日的呼声全都在此凝聚在了一起。1935年12月17日~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瓦窑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作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1936年7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来到陕北,红军战士“高兴、快活、精力充沛的乐观精神”感染着斯诺。在陕甘宁4个月的时间里,他访问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许多红军将领。在和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这样描述现阶段的工作:中国共产党正努力在中国建立一个民族统一联合阵线,邀请真心抗日的各党、各派、各军来参加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国社会各界,包括国民党内爱国人士,开始集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各种形式呼吁国民党政府改变对日政策。宋庆龄先后发起成立国民御侮自救会、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并担任“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名誉主席。沈钧儒、邹韬奋、史良等在上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强烈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内战、一致抗战,并为此四处奔走。结果,被国民党警方逮捕,舆论则尊称他们为“七君子”。1936年11月,从西北传来了绥远省主席兼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在绥远率部三战三捷的消息。毛泽东、朱德在致傅作义的贺电中称其“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为中国军人争一口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推动了抗日救国运动的发展,也促进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1936年10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西北“剿总”副总司令张学良和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率部“剿共”,并调集重兵准备进攻陕甘宁地区。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杨在反复劝说蒋介石无果的情况下,决心实行“兵谏”,以逼蒋放弃“剿共”政策,实行联共抗日的新方针。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张学良、杨虎城立即通电全国,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并致电陕北的中共中央,请派代表前来共商抗日救国大计。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正确审视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作为全权代表与南京政府代表进行谈判,为事变的和平解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蒋介石在口头承诺“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条件后,由张学良护送返回南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时局转换的关键,成为中国从长期内战走向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在共同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成为不可抵挡的必然趋势。

            1937年初,在中国的版图上,日本军事力量的存在令人触目惊心。东北盘踞着日军关东军,平津河北地区驻扎着日军中国驻屯军,在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扬威耀武,青岛、汉口等重要区域也有它的军事力量。日本海军在中国内河和近海停泊、游弋。北平处境凶险,它的周围分布着近万人的日本中国驻屯军,北面的热河集结有日本关东军,东面有日本扶植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伪保安队17000余人西北面的察哈尔有伪蒙军约4万人。日本对华的全面战争已准备就绪。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始建于金代。700多年前,名扬欧洲,欧洲人称它为马可·波罗桥。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自古以来都被誉为和谐安宁之地。桥上有多少座狮子,就有多少双眼睛。由于侵略者的闯入,这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被拒绝后,突然炮击宛平城,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

    第29军37师219团3营官兵果断还击。第29军军部命令:“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日本侵略者挑起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为之愤怒,全世界为之震惊。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就此打响;七七抗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世界反法西斯的枪声率先在中国全面打响,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存亡为己任,积极动员全民族奋起抗日。1937年7月15日,正在庐山和国民党谈判的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言表示,为求得与国民党精诚团结,联合抵抗外敌,同意取消苏区,红军接受国民党政府的改编,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两天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演讲,宣布中国已面临“最后关头”,如果日本执意继续改变华北现状,那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应战。日军准备完毕后,进攻北平。战斗中,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7月29日,北平沦陷。

    占领北平、天津之后,日军沿平汉、平绥、津浦三条铁路作扇形推进,意在一举鲸吞华北,击败中国。1937年8月22日—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召开了洛川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与《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确定了全面抗战路线。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毛泽东深刻指出,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历史的车轮将通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8月25日,红军主力4.6万人在陕西三原云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担任正、副总指挥,叶剑英、左权担任正副参谋长,任弼时、邓小平担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8月31日,八路军先头部队115师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9月6日,八路军举行誓师大会,朱德宣读抗日誓词:

    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他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亲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不久,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为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副司令员谭震林;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兵力一万余人。国家危难之际,国民党各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感召下,四川刘湘,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山西阎锡山,云南龙云等先后通电,誓言全力抗敌。

    人心齐,泰山移。不同地区,不同信仰的中国军队决心携手抵抗日本侵略者,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向中国大举增兵,声称“两到三个月内问题就可解决”,幻想以“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取得“闪电式胜利”。预计在华北两周内攻占大同,一个月内侵占山西全省;在华东三周内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一个月逼进武汉;然后在广州登陆,进取华南,至多三个月就可使中国丧失抵抗能力,迫使中国投降。

            1937年8月12日,在上午9时的钟声中,上海各大学在闸北、江湾、吴淞等地举行新生考试,9时30分,校方突然派人宣布停止考试,劝考生立即离开闸北等地,不可片刻停留。《大公报》描述这一天说:“沪市紧张情形,宛如'一·二八’前夕……”第二天,淞沪会战开始。70余万中国军队,陆陆续续调到了上海周围,除中央军外,桂军、川军、湘军、粤军、东北军……一支支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队,与30万日本侵略军展开全面激战。战役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到11月12日结束。百万大军在狭小的平原水网地带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阵地战。罗店争夺战,几平方公里双方死伤达两万多人。火力完全占优的日军第11师团,半个月只推进了不到3公里。

    3个月内,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中国军队几乎每天阵亡一个师,8个精锐德械师损失了一多半兵力,能征善战的粤军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中国海军也进行了积极抵抗。8月16日晚,江阴区江防司令部派出162号快艇,自江阴内河潜至上海黄浦江,进至距日军旗舰“出云号”200米处,向该舰施放两枚鱼雷,使“出云号”遭受重创。至11月下旬,中国海军共击落日本飞机7架,重创日本军舰两艘。会战持续了三个多月,中国军队歼敌4万余人,己方伤亡高达25万余人。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卫等地登陆。从侧后包抄上海守军。中国军队开始紧急撤退。第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部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谢晋元率部仅有400多人。当时公共租界英军多次婉劝守军撤退,均遭拒绝,因而被称之为敢死队,询问人数之时,为迷惑日军,谢晋元答复“八百人”。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日本军队,谢晋元部孤军奋战4昼夜,毙敌200余人,直至接到撤退命令,才退入英租界。自此“八百壮士”便名扬天下。他们的浴血坚守,让世界一夜之间知道了淞沪抗战中的孤岛——四行仓库。淞沪抗战结束后,上海沦陷。日军由上海向南京进攻。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让世界清楚的看到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着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人民决不会向日本投降的信念和誓死与日寇抗争的决心。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终然战到一刀一枪,也绝不会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南京,别名“金陵”,位于长江下游。有着两千四百多年建都史的南京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这里山环水抱,葱茏毓秀,爬满青藤的古城墙延续着自己的年轮,而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宛若历史在悠悠流过。然而,正是七十多年前的一场战争,使这座六朝古都惨遭暴行。日本军队在这里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血腥的一页。1937年12月,守卫南京的中国部队,在这里与日军进行了13天的激战后,南京失守。日军以国民党士兵混入城区难民之中为由,对古城南京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我30多万无辜同胞遇难。日军烧杀奸淫,疯狂抢劫,无恶不作,其屠刀所向,山河血染,日月失色彰显出日本大和民族作为一个劣等民族那罪恶与丑陋的嘴脸,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人间地狱。南京在燃烧,东京在狂欢。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被南京大屠杀首犯谷寿夫大加奖励,无耻的宣称这能够“发扬日本的武威,而使中国畏服”。南京大屠杀的累累白骨,无言地控诉着日寇在南京骇人听闻的暴行。而日本帝国主义这一畜生不如的残忍野蛮行径,将被永远被钉在抹黑人类文明历史的耻辱柱上。

           占领南京后,日本侵略者按照既定作战意图,在华东攻打上海的同时,又沿平绥铁路进犯山西北部。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它是屏障大西北的巨大要塞,又是俯瞰华北平原的天然堡垒,山西得失关系到华北、西北的安危。阎锡山调集部队,准备歼灭来犯之敌。然而判断上的反复犹豫,指挥上的举措失当,各派系军队之间的猜忌,导致推诿、避敌现象严重,不少官兵对打赢信心不足,危急时刻,八路军开进山西,林彪、聂荣臻指挥的第115师日夜兼程,奔赴平型关方向,计划将由灵丘向平型关进攻的日军歼灭于峡谷。115师以3个主力团,埋伏在通向平型关公路的两侧山地,决心以伏击手段,歼灭进犯之敌,配合友军作战。9月24日午夜,部队利用夜暗和暴雨掩护进入预伏阵地。次日拂晓,当日军进入伏击圈,我军全线开火。第115师弹药不足,如果长时间与日军纠缠、消耗,很难取胜。师部迅速调整战术,命令部队冲下沟道公路,将日军切成几段,分段歼灭。被围困的日军寻求突围,他们抢占老爷庙制高点,对第115师官兵造成的

    争夺战打得十分惨烈!被围日军拼死顽抗,双方兵力交织,前来支援的6架敌机既无法低空扫射,也无从投掷炸弹。此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批军事物资。平型关大捷不仅是八路军首战的胜利,更是全国抗战两个多月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战胜强敌的信心。全国各界发出的贺信、贺电达百余件。蒋介石在26日的贺电中说:“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遍全国,上海市民浦缉庭的两个女儿,爱英和美英将平日所储糖果钱400元,购买了两架军事望远镜赠给朱德和彭德怀两位将军。浦缉庭还联络其他朋友,以“无名氏”的身份,暗中资助八路军8架望远镜。朱德在平型关战役后,写了一封家书,他写道:“平型关大捷使全线士气为之一壮,如各军都同我们一样,那就不难打退敌人和消灭敌人。”他还向准备投奔他的亲属告知八路军的实情:“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绝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时,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共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硝烟散尽,沾染了鲜血的平型关土地上的苍松翠柏,宣示着中国人民的不屈意志。平型关大捷打出了八路军的军威,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战斗志,推动了全国抗战的高潮。忻口位于太原以北90公里处。东托五台山,西倚云中山,滹沱河从两山穿流而过,同蒲铁路和一条公路沿河岸纵贯南北,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军队退出内长城防线之后,这里成为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此地无崇山峻岭可资利用,就如朱德所描绘的,忻口的地形还不及长城的十分之一险要,只不过是一座几十米高的土丘。就在这无险可守的地带,中国军人用10万血肉之躯,迫使日军的攻势陷于停顿,时间长达21天。朱德配合阎锡山的正面防御,将三个师的八路军向日军侧后运动,准备打击日军的补给线。

    10月初,忻口会战开始,第14集团军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率部与日军恶战。每天拉锯式的争夺战都有几次,甚至十几次。有时为了争夺一个制高点,中国军队整排、整连牺牲,日军也死伤惨重。阵地前,双方的尸体来不及抬运,竟交错重叠成堆。随之,八路军120师一部袭占雁门关,另一部破坏广武至大和岭间的公路及桥梁,一度切断了雁门关至忻口的交通,使进攻忻口的日军与后方交通中断,粮、弹、油料等供应断绝,不得不用飞机输送给养。八路军129师769团进入代县,侦察到日军临时机场所在。10月19日夜,该团第三营实施虎口拔牙,炸毁了日军阳明堡机场所有24架飞机,一举结束了日军的空中优势,也使第129师的陈锡联团,成为令日军胆寒的“天下名团”。扫除了日军的空军优势,让忻口会战的中国军人士气大振。当地人民称颂八路军: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一把火,日寇飞机一扫光。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军队配合最成功的一次。未曾谋面的卫立煌和朱德两位将军,在战场上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有力阻击了日军的南进,大量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和物资装备。忻口会战坚持了一个月,后来因娘子关失守,晋东战局急转直下,日军增援部队沿正太路西进,太原沦陷。日军占领南京后,分三路渡江沿津浦路北上,与华北南下日军夹击徐州,企图打通南北联系,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率领下,展开了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的外围战。台儿庄,位于苏鲁交界,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战前,蒋介石特派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带临时参谋团,到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白崇禧临行前,特邀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商讨作战方针和双方配合作战方案。周恩来向白崇禧建议,为了打破日军在津浦铁路的南北对进,在津浦铁路南段由李品仙,廖磊两个集团军,在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协助下,采取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的联合作战行动。运动于广阔的淮河流域,以使津浦铁路南段的日军时时受到威胁,不敢贸然北上。而在津浦铁路北段,则以主力采取以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这样一种作战方针,守点待援,从而使日军受到严重的威胁,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4月3日,中国军队向台儿庄之敌发起总攻,战至7日凌晨,中国军队以伤亡7500人的代价,取得歼敌11000余人的战果,成为全国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台儿庄大捷的消息立即传遍中外。防守马其诺防线的法国机械化第85师师长戴高乐告诫官兵:“我们的敌人很快就要攻击我们了,我们将同中国一样,用极劣装备,去抵抗极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我们要救法国,非学中国不可。”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一次战役进攻中的败退,这在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折,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的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太原失守后,山西国民党军开始渡过黄河,退往陕西或河南。面对严峻战局,朱德和彭德怀宣布,八路军决不退过黄河,留在山西,与华北民众共存亡。朱德还毅然率部东进,深入敌后,前往晋东南的太行山。朱德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委任,出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同时仍然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同时指挥八路军115师、129师以及国民党在晋东南的几个军。1938年3月,在东路军的一次会议上,八路军的将领和东路军指挥的其他国民党军队将领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由八路军向国民党友军介绍在敌后怎么开展运动战、游击战。正好这个时候,第129师准备在响堂铺地区打一次伏击战,所以朱德总司令就邀请与会见的国民党军将领,组成观摩团,现场观摩八路军是怎么打游击战的。1938年3月31日上午,当日军第14师团所属的两个汽车中队进入伏击圈之后,129师副师长徐向前下令战斗开始,八路军只用两个小时干脆利落地结束了战斗。日军180多辆汽车被毁,伤亡170多人。经过响堂铺大捷,国民党军队将领信心大增,纷纷留在山西作战。日军对西北的威胁被遏制,山西和陕西交界的黄河成为对峙的分界线,直到抗战结束,日本军队再也没有能够越雷池一步。1937年10月八路军深入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对抗日本侵略者最重要的力量。1938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组织了25路围攻,聂荣臻指挥各部,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战方式,在东西庄、郑永庄、滑石片等战斗中让日军吃尽了苦头,至11月7日,历时48天反围攻作战结束,八路军进行大小战斗100多次,歼灭日伪军5200余人,粉碎了日军的围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出了灵活多样的战斗形式,多点开花,让日军应接不暇,有效地减缓了日军对正面战场的压力。八路军在山西的一系列作战,是全民族抗战的典范。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由解放军230位将军组成的将军合唱团,演唱了当年的歌曲《太行山上》把人们带到了烽火连天的岁月。这些演唱者中,许多都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放声歌唱。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抗日(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ei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