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虎吐肉传轶闻
《七堡李》.龙穴
七堡大祖帝祐夫妇及其父母之墓,均葬于大泽西北的
白牛圹虎山,要说清其穴〝饱虎吐肉〞的原委,得从寡妇苏氏说起。
饱虎吐肉传轶闻
话说,云步四世学诗,因弟早死,遂从云步避迁母居地的台山分界(街)村,然而祸不单行,其子裕也薄命幼殇,后得次子重裕单传,但不幸的事仍接踵而来,五世重裕也在元末战乱中过早去逝,配室苏氏忌怕三代单传,遂襁褓饮奶孤儿帝祐,再从筋竹坑婆家徙迁七堡,投靠亲戚黄姑婆门下……
帝祐长大成人后,当上大户谭氏的管家。一日,谭氏邀风水先生到家商讨事宜,帝祐热情侍捧,曾以足趾垫着躺椅离地之脚,免其摆动惊醒,此举给先生留下极好印象。相比之下,谭氏似势高傲,盛气凌人,风水先生受到不应有的鄙视,一气之下,将正穴点给帝祐,另觅次穴给谭氏。世上无不透风的事,谭氏后来得知底细,遂生歹念,妄图害死帝祐之子,以绝其后。幸而天公开眼,其子得黄姑婆以席卷回,求神庇佑,精心料理,竟然起死回生,帝祐此后避开强人,自行立业……当帝祐九十二寿葬时,后人为免再惹事非,初时不敢立碑见人……是为大祖的身世及得穴由来。
本人是风水门外汉,不敢班门弄斧,特引用祖父贤涛对此穴的精辟评述:帝祐之穴,龙脉〝从石磨峰而来 帐幕重重 秀峰叠耸 以星体论辅 星合脉穴 结鸡巢子(喻祖妣四墓集葬一处 宛如母鸡孵蛋之窝) 龙脉到头左水倒右 出午而去 或云 左边高强 右边濒于大海 似嫌无护 不知以海为沙结地尤重(高山与沙水 如天平般重量均等) 且前有九龙村堵塞 后有学堂尖拱护 龙穴沙水并佳 五世祖妣二墓 采巽巳向六世祖妣合墓 采巽辰向 均以巽为贪狼 收三吉之水 恰合天元一六四九 得金水相生之理 此所以为七堡开族之吉壤也〞。
祖穴所在地称虎山,墓冢正向前方之山咀,有洁白如玉的巨石(今已被废),〝前有台视为富〞,玄学家将这天然案台,比似老虎饱食后所吐出之肉(肉玉土音同),故此穴得名〝饱虎吐肉〞。〝方头狮子圆头虎〞,也是风水学上的阴阳哲理,山有自己的形气脉象,故有方圆饱饿之别,正如文学上有自己的格式段落,有肥瘦贫富等相关语一样,错乱不得。〝饱虎吐肉〞喻意子孙昌旺,富足无忧。事实如是,潭江淘俊彦,古岛出良贤。丁旺地灵的七堡,人材辈出,因之形成聚居一地的望族。如此宝地,惹来无数督信风水之士都来虎山争占一席,明朝中叶,更购置此地作为七堡专用葬区。可惜的是七堡开族首功者苏氏之墓今已不存在,有待裔子日后重修,以兹祭祀。
李鸿炜 据风水师口述整理 2011年元月于会城
父子考妣墓冢面向潭江环绕绕的七堡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