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说

作者: 不断长牙齿的大猫 | 来源:发表于2023-02-22 19:12 被阅读0次

“追溯一下东方文化里,古人为‘士’之道的修为学说。这样,找到一条走回内心的路。可以吗?”

“不错!这也是我们东方文化研究所,必须研究的课题范畴。”

“古人说:修心学习佛家,做人学习儒家,做事学习道家。与宇宙的关系,它们,其实都是相通的。”

“是呀!儒家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啦!对啦!”我们会心一笑。

“那香道,我去请千代子,给我们讲‘倒流香’,可以吗?”

“是‘倒流香’吗?我也正想学习呢!”

于是,“修为学说”的研讨,定在下周四,茶话会式的研讨。通知研究所同行,稍作准备。

“修为学说”研讨这一天,大家似乎对儒、佛、道、禅修、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都很感兴趣,也作了独到的感悟发言和讨论:

唐代高僧、北宗禅始神秀禅师,认为,成佛之法即:“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悟道认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禅师和朱熹,重视的是次第的训练:要由外而内,擦掉灰尘,找到本心。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观察事物,推究宇宙规律或真理。

惠能大师和王阳明,重视的是本源,强调:心和良知,首先要回到如同“树根”那个本源,然后再由内而外。

儒家,形成的一套教育体系《四书五经》,把个人的自我道德完善,和治国、平天下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家庭、国家统一为一体,以使整个社会可以变得美好。

如果说,禅宗是放下,王阳明的心学,是拿起,是担当。所以,注重“事上练”:不逃避,在每件事上磨炼,就是“格物”。

王阳明独具一格的“心学”哲学体系:“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最终,成就了他,在兴趣和责任、原则和世故之间的平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熹的理论,则聚焦在“格物致知”,认为:通过格物致知,才能“去私欲,存天理”,达到至善的境界。

王阳明的“格物”,与稻盛和夫《干法》一书里,所说到的意思一样:通过实践的磨炼,最终达成“工作即修行。”

其实,王阳明的思想,早在江户时代,就传入了大和,并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近代以来,很多人都相信,是阳明心学,促进了明治维新。

相关文章

  • 摘抄:麦肯锡方法

    麦肯锡方法 作者:Ethan M Rasiel 序:四洗:洗心、洗脑、洗手、洗脚 洗心:说的是受到麦肯锡文化的熏陶...

  • 无我

    如果说佛法是洗脑,我宁愿洗脑,去掉贪嗔痴离苦得乐。 如果说佛法是洗心,我宁愿洗心,能清净无碍自在解脱。

  • 洗心

    华丽的皮囊下 是丑陋的灵魂 充斥着贪婪和欲望 看似鲜活却嗜血成性 满身污浊的人啊 究竟要多久才能洗净 你那为了利益...

  • 洗心

    面朝湖山,青山遥霭,来去无羁, 静听天籁。 纵情高歌, 心随舟移,洗心离垢,得意忘机。 ...

  • 洗心

    文/梦都行者 自从那一次受了降级和罚款的处分以来,那局长一直处于一种神不守舍痴呆发愣的游离状态。开始谁都没理会那就...

  • 洗心

    心, 在哪呢? 我扪心自问,无从可寻! 洗身拿水冲, 洗心用何淋? 心, 到底在哪呢? 我无从得知,自顾纳闷。 沐...

  • 洗心

    蓦然惊醒,莫名的安静与不安,无论怎样都也无法忆起是怎样的梦境,只记得听到过哭声,确切地说是被自己的哭声惊醒,这才发...

  • 洗心

    传说五方佛在此守护 碧青的湖面在7.8月间最为蔚蓝壮观 那天地已经融合在一起。 命大的人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 转湖的...

  • 洗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周天人写的一句词,意为恋人初见时意念如...

  • 洗心

    心灵自由30天写作群第三期第15篇作业 儿子房间的地板坏了,趁着整修就一起修复一下。不料撬起了坏掉的几片木板,才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洗心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fa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