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秦卷/专题】09《诗经》:为“诗的国”奠基(郦波)

【先秦卷/专题】09《诗经》:为“诗的国”奠基(郦波)

作者: 青梅_9817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07:25 被阅读0次

    《诗经》简介

    《诗经》为中国第一部纯文学的专著,它开启了中国诗叙事、抒情的内涵,称“纯文学之祖”。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确定了中国诗的修辞原则及押韵原则,称“总集之祖”、“诗歌(韵文)之祖”。也是北方文学的代表,黄河流域文学的代表,平民文学的代表。

    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即《论语》中所谓“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删诗

    古人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孔子删诗”的三种说法:

    孔子删诗说: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整理出了共计三百零五篇的《诗》,宋代朱熹也基本肯定此说法。

    四始六义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

    “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按地区划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和“曹风”,共160篇,又被称为“十五国风”。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

    《小雅》为宴请宾客之音乐。《大雅》则是国君接受臣下朝拜,陈述劝戒的音乐。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间诗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雅”在此可以指贵族官吏诗歌。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也可以专指宗庙祭祀用诗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一般认为其中大部分都是西周前期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5篇,自古以来一直相传是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所作,不过,目前学界则倾向于认为是商朝所留下的祭祖诗歌。

    作法: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朱熹《诗集传》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是指“铺陈直叙”,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一般多见于《颂》和《大雅》。

    “比”是指“托物拟况”,是打个比方,用一件事物比喻另一件事物(比喻法),如《鄘风·相鼠》、《魏风·硕鼠》用可恶的老鼠的譬喻统治者的贪婪。

    “兴”是指“托物起兴”,是从一件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也可以说是:先言他物,再兴起联想(联想法),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联想到新娘出嫁时的美貌有如桃花盛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卷/专题】09《诗经》:为“诗的国”奠基(郦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hh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