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将孩子推向了犯罪?——《红手指》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将孩子推向了犯罪?——《红手指》

作者: 月饼团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2-19 22:05 被阅读0次

    《红手指》是自己阅读的第一本悬疑小说,作者是东野圭吾。

    对于东野圭吾,大家都比较熟悉,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有《放学后》《秘密》《白夜行》《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献身》《预知梦》《湖畔》等。

    《红手指》属于加贺系列,故事围绕着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展开,讲述了前原昭夫的儿子在杀害后一个小女孩后,父母如何帮助孩子隐匿尸体,隐藏罪行,企图瞒天阔海的故事。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人物性格却刻画的周密细致。在这本书中,既可以读到加贺处理案件时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谨慎的推理能力,又可以感受到人性的懦弱、母爱的伟大,这既是一部推理小说,也是一部良好的家庭教育书籍。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种种事件刻画出前原昭夫的自私,懦弱。

    面对脑梗、痴呆的父亲,不去想如何伸手帮助,替老人分担一定的痛苦,而是不停的逃避责任,渴望父亲快点去世,来解决这一切忙乱的生活;

    面对妻子,婆媳矛盾日益焦灼,不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解决问题,而是抓耳挠腮找女人,投入别人的怀抱;

    面对儿子,明知孩子长期遭受校园欺凌,不去帮孩子走出心理阴影,而是不停的吼骂来指责儿子的麻烦;

    而面对自己的母亲,更是禽兽不如,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也就罢了,竟企图设置种种陷阱让年迈的母亲替自己的儿子顶罪。

    种种情景,都让读者内心愤恨,血脉膨胀,然而在这个故事中,让我寒暄不已,感慨万千的还有一个人物,那便是前原昭夫的儿子——直巳。

    直巳是文章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前原夫妻教育失败的结果。

    直巳长期经受校园暴力,从小学到初中一直经受他人的欺凌,父爱的缺失,母亲的过度溺爱,让孩子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在文中,直巳从头到尾都不认为自己犯了多大的罪,在他的概念中,不管自己做错了什么事,都有父母帮忙处理,哪怕是杀了人,也可以躲在自己房间里玩游戏,让父母处理烂摊子。

    当父母询问小女孩被杀过程时,直巳说:“我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做的事父母有责任,我什么都不知道”;

    当母亲告知直巳计划失败时,直巳尖叫:“都是你们搞砸了,都怪你们!”

    甚至最后警察询问杀人经过,直巳依然认为是父母的责任,是他们没有把问题解决。

    回想直巳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想象他为什么会杀死小女孩。

    当警察问直巳:

    "为什么要掐死优菜?"

    “她说要回家......”

    “回家?”

    “我给她看了玩偶,她却说要回家。”

    小女孩要回家,直巳就将小女孩掐死了。

    也许在直巳的脑海中,他渴望将小女孩当成自己的朋友,而朋友却要离开他;

    也许他想起了那些欺凌他的孩子,想像他们一样让小女孩臣服;

    也许他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占有欲。

    直巳在面对父母时,他是霸道的,是狂妄的,是暴躁的,他能用啤酒瓶砸的父亲的胳膊两周抬不起来;

    然而,当面对比自己强大的警察时,他却只能像小学生一样,胆怯的躲在一旁,呜呜哭泣,就像遇到比他强大的校园施暴者,无力还手时,只能任由他人欺辱,不敢吭声。

    直巳虽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是他所经历的一切,很多孩子都在经历,他们既是施暴者,同时又是受害者。他们表面强悍,内心却十分脆弱。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说:

    “我们相信,所有盛气凌人的言行背后,都有一种必须特别努力才能消除的自卑感”

    这份自卑感,来源于父亲的撒手不管,来源于母亲过度溺爱,来源于孩子内心强烈的不安。

    我们总想给孩子更好地生活,给与他富裕的物质条件,丰厚的经济实力,却忘了相对于金钱,孩子更渴望父母真心的陪伴,渴望遇到困难时坚实的臂膀,渴望做错事时严厉却不失真情的教育。

    养育孩子,并不只是给他钱就可以的,给与孩子精神上的慰藉,才能让他在正确的道路上认真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将孩子推向了犯罪?——《红手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hw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