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妈妈以前常常一边补着衣服,一边跟我说着这话。妈妈是外公养大的,外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所以她传给我的处世之道,大部分都是外公传授给她的。我对外公的大部分印象都很模糊了,却很清晰地记得他走的那天,我因为看不见他而闹了一个早上。直到爸爸牵着我的手,带我去了灵堂,看着外公安安静静地躺在木板上,我才消停了。那时候太小,根本不知道外公去世的悲伤,只疑惑外公怎么不睡床而睡在了木板上。
现在我若回到家,给妈妈洗袜子,还能看到大拇趾处的补丁,大多数旧袜子都有,买给他们的新袜子又舍不得穿。我跟他们说,现在袜子便宜,没必要还这么节省,这要是出门做客,进别人家要换鞋,就太难看了。妈妈只哈哈哈地大笑,说自己补的袜子是艺术品,别人不懂是他们的损失,更是颇为自得地让我好好欣赏。遇上这么调皮的妈妈,我也是无奈,随她去了。但我更加清楚,她思想里的深层逻辑:
“惜衣得衣穿,惜物有物用”。
节省是老一辈的传统,现在已经不流行了。现在是“今朝有就今朝醉”的即时享受主义在大行其道。这方面的毛病我也有,不然就不会在疫情期间这么恐慌,对金钱产生焦虑。没有存款,在工作稳定的时候看不出什么;在家人都健康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在家庭的小船一帆风顺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但是,一旦有点风吹草动,抗风险指数就是零。风险来临,为了度过眼前的危机,肯定得去借钱,又把未来几年、十几年的结余存款提前预支了。未来的时间,谁能保证自己可以一帆风顺?若人生风浪再起,又该如何?
“惜钱有存款”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节约是学会理财的第一步,我们若不能养肥自己的金鸡,如何指望它们下金蛋,让我们实现财富沉淀呢?
疫情是洪荒猛兽,它掠夺了体弱者的生命;颂扬了无私奉献者的灵魂,;披露丑恶自利者的嘴脸;更多地是在向我们这些不智麻木者发出警示。从精神层面来说,应该感谢这次疫情的动荡,让整个民族对自身有一个深度的审视,也让每个个体有足够的时间来体验、来反思、来改变。
不乱花钱,不花不必要的钱,量入为出,这都是生活里边及其普遍的道理。可为了追求生活的便捷,多少人的袜子是日抛的,衣服是季抛的,家电是年抛的……便捷的现代社会,不应让物欲成为控制我们的抓手,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更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为一种伪精致生活买单。
都说想要的越多,得到的越少。内心越浮躁,躁动的激素就会指使我们做若干冲动又无益的事,让我们很难成为自己这艘航船的掌舵者。因此,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该怎么做?老一辈的所作所为,诚然在某些方面看,是有些迂腐,但大多时候它们的原始发心是没错的。我们不必揪着那些表面现象不放,而要触及深层次的灵魂,让自己去贴近它们,去感受它们,最后让这些美好的初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我拿着一只被洗炸了边的粉扑垫,准备丢了换新的。依稀间,仿佛又看到妈妈在补袜子,听到她说:“质量那么好,丢了怪可惜的。现在重买的,都没以前的质量好了。它就只破了一个洞,其他的地方都是好好的呀!因为一个破洞就扔掉,多浪费!”
我拿起针线,按照回忆里妈妈教授的缝补技巧动起手来,犹如在缝补这些年自己慢慢丢失掉的节约美德!
把炸边的粉扑补成太阳花看!
补完之后是依然可用的太阳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