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报道关于有些人不愿意参加工作,靠父母长辈养活,做寄生虫。
家住重庆的张婆婆称,自己有一个38岁的独生女,毕业于重庆一所知名大学,大学毕业后先后去过北京和上海闯荡过,后来就辞职不干了,如今已经6年没有工作了,也不谈恋爱,把自己愁哭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张婆婆愁哭了,是因为女儿不工作也不恋爱,还把自己资助的房子给卖了,这哪一样放在父母的心里都过不了关,更何况是三样放一起?女儿38岁了,生育能力慢慢下降,婚恋的竞争力越来越低,再加上没有工作,房子也卖了。张婆婆说得很坦诚,自己就是走了也放心不下。
说到底,其女儿说谈恋爱不将就,这是她的自主选择,父母只能给出建议。
客观来说,张婆婆的女儿开始手里还是捏着一把好牌的:名牌大学毕业,在重庆还有一套房,父母的生活也不需要她负担。按正常的人生节奏,找个固定的工作,结不结婚、生不生子,都不会像目前这样。
人生的路是自己选的,过好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理想,冷暖自知,的确不是为了取悦父母,但前提是不能“啃老”。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权,首先就是要在经济上独立。经济上独立了,其他一些类似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等观念上的问题,可以慢慢沟通,尝试互相理解。如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理直气壮,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比如说,卖掉父母资助的房子创业做宠物视频博主,不经过父母同意合情理吗?做宠物视频需要这么大的投入吗?就像有网友担忧的,会不会是找个理由卖房后继续“躺平”?
其实,对女儿的所作所为,作为母亲担忧可以理解,也可以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但还真没必要过于介入女儿的生活。因为,从18岁开始了,她就已经长大成人了,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任何家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子女帮助是可以的,但也应该有原则和底线。一则是,不能无原则供给子女的生活,如果一个人不工作依旧衣食无忧,那么子女都有可能会选择“躺平”;二则是,也不该借经济资助,去深度介入子女的人生,指挥他们该过什么样的日子。
不论如何,有一点我和网友的观念基本一致,该给女儿断奶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她去吧!而第二点,就是别哭了,擦干眼泪,过好自己的退休生活。
对极度依赖父母的不想干活,不愿干活的孩子早实行断奶行动,从源头上逼她(他)们去学会自立。
人生有时候要学会放下,这也是对自己负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