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写我,不要写我。”
两年前他也是这样推辞着。没办法,我只好另觅他人。然而今天面对他又是这样的话:“不要写我,不要写我,我就要退休了。”
我坚定地说:“就是要退休了,才必须给你写一篇文章。画一个完美的句号吧!”
面对我的诚恳,这次他勉强同意了。
他是谁?他就是我工作部门的大组长刘师傅。一个在工作中用行动给员工做榜样的老师傅,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人。
“刘师傅,给我讲讲你工作的经历吧?”我问。“我,1976年参加工作。”刘师傅抬起头若有所思地边想边说。
“啊,1976年。那时我还没出生呢!”我笑着回他。他亦笑。
他接着说,“那时我22岁,在武航公司船厂作木工,先是学徒,三年期满升为一级工,工资12元转到26元。”
“才12元一个月!”我问。
“不是一个月是一年12元。唉!那时候工作苦呀!”他笑答。
交谈中知道他在船厂一直工作到2004年,也是随着船的更新发展由木船、水泥船到钢铁船不断更新着自己的专业技能。他原是船厂的一名维修工。自2004年船厂土地被我们现在的企业收购后,他就转岗成为本企业的一名员工。当时对他来说,从修船到现在的岗位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且还要学习一些以前从未触及的电脑方面的操作,这对于一个50岁的人来说并不容易。然而就是凭着一股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踏实勤恳的工作态度,他硬是把他负责的水泵工作学透也学精了。随即也被选为了大组长。
水泵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在于细心。一些设备的磨损老化比其它岗位上的设备要快得多,隐患也都多在于平时的细心观察中发现。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设备运行的“看和听”,并不单是在电脑上发现设备异常才进行维修更换,而是通过每天不定时的对各设备机器的巡检,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在最初。如果不在机器毛病一出现就进行解决,时间一拖,小患变成大疾,不但会增加维修强度,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引起高炉停产。
作为一名维修工行业出身的他,深知此中利害关系,所以他把每天的巡检工作看得十分重要。十多年来对他所负责的工作区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每早晨一来到单位,除了电话询问各泵房的工作情况外,还会亲力亲为,再对各个水泵的循环和冲渣进行一一巡检,有一些设备隐患就是在员工还未发现,而是他先发现就及时解决了。
巧合的是,在他所负责的三个炉子的水泵房,有时两个泵房的机器同时出现故障,这时就会看到他不停的两面跑着,他在忙碌中却是外忙而内心不乱。
记得有几次遇到棘手的问题,急需更换的备件出现仓库无货,他也能和维修人员商讨出,应付短时间设备正常运转的最佳方案。当岗位上的员工面对让人手足无措,又心急火燎的设备故障时,因看到他快速又冷静的处理态度,也会随之安下心来。
他成了员工心里的“定心丸”。
只要设备有问题他从来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哪怕是休息在家,哪怕是要坚守到凌晨一两点钟,哪怕是饿着肚子。
其实在企业工作的这些年里,刘师傅几乎也没有什么假期,尽管这些也都是免费加班。
面对我们的质疑,可他却说:“我在这比在家要踏实。”
平日里除了叮嘱员工要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外,他自己更是为了万无一失,做足了功课。柴油机的机油、柴油、水箱水位、电池电量等一些细节工作也都在他时时的掌握之中。
后来,由于减员增效各岗位上变成一个人时,他就主动承担起各包干区大部分的卫生工作。
当员工因个人家里的变故,需要请一些假的时候,他也能从员工个人利益的角度着想,尽量使其合理多休假又减少工资损失。可是遇到员工因疏于职守或粗心大意而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时,他就要拉下脸来严肃批评绝不留情,但稍后也会用些温和的话语在对其劝勉。
转眼2022年已经过了一半,转眼刘师傅就要退休了。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他也算是忠于职守,完美收官了。
相信作了外公的他在外面的工作即将结束,而在家带外孙的工作就要上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