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目的》(3)

《教育的目的》(3)

作者: 好山家门前 | 来源:发表于2021-12-14 15:46 被阅读0次

    2021年12月14日 周二 晴

    1.在科学领域,学习一个概念的首要途径是证明它,什么是“证明”,我的意思是证明它的价值。

    先分辨其重要性,命题的价值判断优先。

    科学研究的是事实,不是价值,他强调为什么研究的是这个问题,不是那个问题,是由问题的价值立场,价值取向决定的。任何一个概念,证明它是一个科学问题,是一个事实问题,是一个逻辑问题,它为什么要证明他,动机是什么,目的是价值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能割裂,也即理解与运用不能割裂。

    2.教育是艺术,需要天赋,如何理解?

    理解怀特海的时代背景,我们能看到这是他的一种洞见,他意识到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中包含没法用科学解释的东西,教育需要一种天赋,涉及到教师的两种类型:天生适合做老师+后天训练成合格的老师。就像德鲁克的《怀恩师》中提到的苏菲和艾尔莎小姐,或者,在动机与人格的讨论中的顺潮儿与弄潮儿,天赋与后天修炼的关系,人的自由可以通过训练拓展自身。

    3.文化不仅仅是板球,也不仅仅是渊博的知识,如何理解?

    在1929年年的英国,板球与保龄球是时代风尚,但教育即强调科学又强调艺术,科学或者艺术不能沦落为知识或特长,与课程活动化一样,教育是用来生成智慧的,不是用来塞知识或特长的。

    4.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

    我们是碎片化学习还是系统性学习?哪个是学习的本质?答案是两者都有。既是-也是-。怎么整合?引进一个概念,维果茨基的“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小孩识字是碎片化的,碎片化之后建构成系统,在学校,识字是系统性的,学校有系统安排。外语教学就是从科学概念到日常概念。碎片化学习的好处是不抽象,有语境,系统性学习抽象但效率高。我们的学习是二者的结合,通过树木看见森林,再通过森林看见树木,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从日常概念到科学概念的循环,也就是浪漫—精确—综合的循环,系统来自老师设计,碎片化来自广大世界的漫游。

    5.为什么统一的校外考试制度对教育是极其有害的?

    测评不能被外在于教学过程。

    偶尔的外部测评可以,但中高考是对的,那个测评与教学不一样。至少有三种测评:教什么,考什么,这是教学考试的主要形式;标准化考试,如会考,检测有无达到课程标准,教师的任务是会考过关,高考是选拔性的,与老师无关,与学生及家长有关,不能用选拔性考试评价老师,而中国教育搞混了用选拔性考试代替一切评价,这就是应试。

    古典的贵族教育无目的,教师评价学生;现代教育有目的,外部标准化的测评;后现代教育,质性评价与量化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是多种评价的融合。

    6.怀特海主张有意义的学习。

    不管你对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此刻就去展示它。

    怀特海反对形式训练

    把大脑当成容器,先磨刀后砍柴,砍柴是磨刀的意义,发展抽象的记忆力,无意义学习等。他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包含理解,理解包含学习,不应该此刻磨刀,为将来准备,成为无意义学习。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警惕形式训练说,它主要的问题是二元论,白板说,人的大脑是有待利用的宝库。事实上,人的大脑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如何激发?

    讲一本书,当下让孩子感受到与灵魂的交互作用,如同看电影一样,是教育、感受、被打动,向三重境界一样,与生命与生活的融合,知识不能把生命割裂,当成工具。要与已有知识联合,和已有生活经验联系,和生命内在的激情联系。记忆训练,朗诵训练,语言知识训练等都机械训练。

    形式训练的问题在于特定材料训练出来的能力并不能迁移,只有在真实思考中才能训练思维。

    怀特海反对科目的分离

    学科分离会带来无意义感,意义与生活相关,与生命相关,生命与生活统一。儿童生命不是数学的生命,不是化学的生命,包含身体、认知、情感整体的生命、生活也是整体,买菜也即是语文也是数学,如今的项目化学习是对这种分离的补充。

    怀特海从考试角度,反对学与考的分离。

    怀特海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是理想的情况,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如今教育的筛选功能赋予更多阶层流动的功能,要培养更多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冲突伴随着教育的过程,但怀特海的理想是一束光,照射出现实的原因,学生厌学,心理障碍等,都是教育的分离有关。目前课程方向,课程融合,综合实践,核心素养。研究性学习都是在这个背景下的尝试。学习怀特海,把它的理想当成一座灯塔,照耀我们要走的路。

    7.数学学习要与生活接轨,怎么办?

    怀特海强调,最重要的原理是对关键知识的把握;对原理的运用获得分析推理能力。

    8.教科书若很容易,应该付之一炬,如何理解?

    学生负担太重的原因,学习本身的抽象和无意义,而减少学习内容,减少负担是不对的,教科书不应该变得那么容易,不符合高难原则,真正的学习过程要吻合最近发展区,它在深度教学中很重要。小学1.2年级可以读安徒生,难度要提升,要转变教学方式,掌握核心知识,

    9.对文本无法理解,如何理解记忆?

    从课程论角度说,所学知识过于抽象,背景不够;从教学论角度,孩子大脑未被激活,未处于兴奋点,要提出好问题,孩子的眼睛要亮,新旧知识有交集点。

    比如,街头数学,学习不好的孩子在父母店铺买卖东西流畅自如,数学来源于生活,会归于生活。学校数学与街头数学之间存在鸿沟。

    10.最好的教育是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如何理解?

    高手与新手的区别,高手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知识,数学里的定义公式,一般学生掌握在头脑中许多公式,高手只有几个公式,他可以推导出所有的公式,这几个公式就是根本概念。教育要帮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概念,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也即大道至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目的》(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re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