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00《教育原理》教育目的

作者: 阳关丹阳 | 来源:发表于2019-10-23 23:30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是陈桂生教授所著,初稿完成于1990年,第二版出版于2000年,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现在的我们知道这个奖有多难得了。

今天先看了教育目的这一章。

该章的结构是:

1.教育目的取向的演变

2.当代终身教育的目的取向

3.教育目的的主体

4.教育目的的机制问题

从历史演变到当代的取向,体现了其中发展的过程,而当代的教育目的取向以《学会生存》一书的观点为依据。明确了目的之后,再来看是“谁的目的”,进而讲怎么保证目的的实现。逻辑顺序是:是什么,谁来做,怎么做。

这里就记录一下当代终身教育为特征的教育目的,以及我的理解:

总体上教育目的要从“再现过去社会状态”转变为“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态”。

1.科学的人道主义,就是在科学素养中考虑人的需求。不是把科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把科学知识作为重新探索的出发点,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还要具备科学精神。方法和精神,才是真正重要的。

2.培养创造性。有的教育是有可能会抑制创造精神的。我们现在的很多注重记和背的考试,是否就是用现成的模式在压抑学生的个人表达和个人能力的探索。

3.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这是融入这个社会融入这个世界的需要。也是社会价值的体现。现在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的感受和利益第一,这也是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成因。

4.培养“完善的人”。教育应该尊重人格,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不同的要完善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教育要给我们认知自我的智慧和完善自我的力量。

要完成这些教育目的,还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要有机制,要有评价标准和操作方法。然而即便有了评价标准和操作方法,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校依然是不同的个体,如果抹杀了他们的个性,那也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教育是否应该有标准?是否应该有量化的标准?这是永恒的问题。

相关文章

  • 81/100《教育原理》教育目的

    今天先看了教育目的这一章。 该章的结构是: 1.教育目的取向的演变 2.当代终身教育的目的取向 3.教育目的的主体...

  • 论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记忆、分析和对比

    《雄辩术原理》这本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主要可以利用教育学原理中的框架: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制度、教学(上)(...

  • 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章二

    章二:学前教育原理。一,教育的概述。1.教育的概述。2.教育目的。3.有关教育目的理论。4.我国的教育目的。5.教...

  • 【教育学原理3】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 1、定义 是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狭...

  • 原理 80/日更

    书中提到母性原理和父性原理的教育,怎样将这样的教育实施。在我看来没有绝对的母性原理教育和绝对的父性原理教育。...

  •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是教育功能的确定性指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有...

  • 教育目的

    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晴 我是韶忆,日记星球417 号星宝宝,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二十三期蜕变之旅,这是我...

  • 教育目的

    (1)华为人才观 我们对教育目的会渗透在我们与学生的交往之中 一个人18岁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今后会怎么样。...

  • 教育目的

    阅读是观念建构的过程,观念,把握现实世界的工具,用内在的观念理解现实,数学公式就是一个观念,理解某一现象的模型。 ...

  • 《教育目的》

    关于教育的目的,在经历了自己团队内部共读,再到魏老师的解读,一个线性的内容,逐步清晰化的呈现在脑海中。原本的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1/100《教育原理》教育目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bl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