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看《无声告白》,突然明白了很多父母都错误理解了“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只能当一种精神的寄托,切不可在现实中照搬不误。
在亲情关系上说,孩子是父母的孩子;在自我关系上说,孩子只属于自己。
书中开始就以家中二女儿莉迪亚死写起。对每一位父母来说,丧女之痛都是痛彻心扉,永远都好不了的伤。
死亡打破了看起来一切都美好安然的生活,那些被压制被遗忘的破碎心声开始浮出水面,唤醒了善于伪装的人们,原来大家都出现了问题。
但归根结底都是父母混淆了和子女间的人生界限,总是试图将自己的经历和期待都导入孩子的人生,去完备自己的人生,弥补自己的遗憾。
父母忘了孩子不仅仅是他们的孩子。
莉迪亚本是个普通快乐的女孩,她像极了母亲,于是自然的被设定为母亲遗憾的弥补机,当然为了母亲,她也甘于如此,自此,丢失了自己。
不能做自己的人生是压抑、疲惫、痛苦的,直到有一天到达生命不能承受之时,就只能用死获得解脱。
在母亲不信女儿自杀时,决定一定要寻找杀害女儿的凶手,残忍的真相终浮出水面,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是自己的期待,自己的遗憾,自己的自以为是。
这为每一位父母敲醒警钟,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人生,父母只是旁观者和引导者,不能超界干预。
现实中,有太多因为父母超界的惨案。
前不久,15岁女孩勒死律师妈妈。
还有引起广泛关注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
与书中不同的是,这些孩子在崩溃之时将怨恨都投放到了父母身上,所以不惜杀了最爱的亲人,去发泄那份对父母管控的不满,他们太想拥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父母设定的样子。
所以,给孩子平等和尊重才是他们成长的沃土,坚守彼此界限,只做孩子人生的建议者,决定权留给孩子,把成长留给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