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三男生跳楼的新闻,着实令人痛心。该男生或因第四次考会计证不过而跳楼身亡,而他的遗书却很讽刺地写在了他的会计准考证,徒留下家人悲痛的眼泪……年轻的生命陨落。这不禁令人感到难以置信,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对生命如此轻视?或是对挫折如此无能为力吗?
类似的事件,笔者亲身经历过两次,现在回忆,仍觉得心惊。希望详细的讲述能够对读者起到些许启迪作用。
事件一:2011年夏季,笔者就读的高中沉浸在晚自习的宁静中,同学们聚精会神,一声闷响没有对大家的学习状态产生丝毫影响。直到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挤满了教学楼前空地,大家才后知后觉。同届的一位男同学刚刚跳楼自杀了,当场死亡。学校很小,原因很快就明了了:男生自习课上玩手机,班主任发现并没收后表示要通知家长,给家长打电话的间隙,男生情绪激动跑向窗户,从五楼坠亡了。事件发生后,男生的母亲多次来学校哭,那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几乎崩溃......
事件二:2015年冬季,同学们正在午休,一名大四男生从所住的6楼跳下,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死亡。网络的发达令事件很快被全校师生所知,大家纷纷猜测他坠楼的原因。有说因为失恋的;有说因为学分不够担心毕不了业的......我的班主任是律师,冷静地劝告我们珍惜生命、有困难找他之后就继续讲课了。事件平息地比我们想象的都快,不过两天,就没有人谈论他了,大家不约而同、讳莫如深......学校恢复了以往的平静,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现场连血迹都消失得干干净净了,丝毫看不出这里曾有一个人,血肉模糊、奄奄一息......
其实,客观地说,笔者所经历的两起坠楼事件若说令人惋惜或愤怒,更多的是令人不解。为什么?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生命就那么不重要吗?目前所承受的困境比死亡还令人恐惧吗?最重要的是:跳下去的那一刻不会想念在家里殷殷期盼的父母吗?他们可能预备好了特产、挑了你喜欢的礼物、或者重新布置了你的房间......你们死后,父母会悲痛欲绝。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9527/0965f5a9a5604cb6.jpg)
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因为考名校压力大、因为手机被没收、因为被老师批评、因为不交作业被请家长、因为失恋、因为同学矛盾……冷眼看下,多少人会对学生跳楼的理由嗤之以鼻?不是他们不尊敬死者,也不是对他们的窘境不能理解,只是对他们轻贱生命、不孝父母的态度感到愤怒。
挫折教育:家长首当其冲
心理素质低是很多学生的通病,因为钻牛角尖走上极端的孩子随着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而变得越来越多。其实,家长的态度在某方面决定了孩子遇到困难时候所走上的道路。不是这些学生自己不能接受失败,而是担心家里人不能接受失败的自己。倘若当这些孩子遇到挫折问题的时候,家长能够及时引导,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孩子,避免给孩子施加更大压力,孩子们的人生或许是另一种可能。
生命教育:自杀不是对生活的反抗
爱惜生命是人的天性,所以教人惜命好像有些多余。但是生命教育的缺失致使不少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观念:以为自杀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抗,自残是对施压者、施暴者的一种反击,出走是对家人的报复......因此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的生存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致那些正在低谷的学生们,生活当然是存在困境的,困难无论多么可怕,都只是看起来的样子,坚定自己的信仰,实际上你比悲伤、比难题要强大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