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国论(宋)苏辙

三国论(宋)苏辙

作者: 哈哈镜6567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14:06 被阅读0次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项籍以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惫矣。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

        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惟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相关文章

  • 苏 辙《 三国论》—摘自【清】姚 鼐编《古文辞类纂》

    《三国论》作于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二十五篇应制科举进论之一。文章对刘、项和三国史事...

  • 宋|水调歌头-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 宋|省事-苏辙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 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 烦恼消除病亦...

  • 宋|游西湖-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

  • 花语(四)

    莲花——净友 《千叶白莲花》 宋·苏辙 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 中华文化之贤明君主智慧

    宋仁宗的故事 故事主角:宋仁宗、苏辙 宋仁宗名为赵祯,为宋代的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是宋代在位时间最久的帝王。他...

  • 新三国之争5——宋辽双亡(35)

    上一章:新三国之争5——鹬蚌相争 宋辽双亡(35) 新三国之争5——宋辽双亡(35) (二)宋金海...

  • 和诗怀旧

    怀渑池寄子瞻兄 宋•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

  • 敏兄笃弟 ,文坛双璧。

    苏轼与苏辙既为兄弟,亦是知己,两人一生相伴、诗文酬唱、患难与共。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出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

  • 宋元‖苏辙《六国论》

    苏辙,北宋宰相。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六国论》是苏辙政论文的代表作品。 【原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论(宋)苏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ul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