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性心理又叫分离性身份障碍,百度的解释:分离性(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以往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MPD),在某些出版物种也称之为解离性人格疾患。根据DSM-IV-TR,它是指一种戏剧性的解离性障碍,在这种障碍中显示出两种或更多的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这些中不同身份与人格交替以某种方式控制着患者的行为。最近的DSM-5叫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障碍主要有三种1、分离性身份障碍2、分离性遗忘症3、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以及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和未特定的分离障碍。
第一个疑问:在最后这一章为什么不叫人格而称为解离性心理?
里查德.科菲特滋将依恋理论、认知情感神经科学、精神分析关系学派观点与创伤过程中多重自我状态理论相结合,进一步大胆摒弃了解离人格或解离性人格障碍的概念。
对多数人而言,解离体验是自我协调的,是一种正常的体验,所以解离性认同障碍其实是一种“隐性病态”,患者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解离的自我状态(多变人格)且对他人的质疑倍感委屈。2021年,D老师曾经接过一个这样的患者,他身上有七个不同的人,而且有一个还是女的,分别有不同的名字。每当压力增大时,他就会犯病。
我是怎样理解解离性人格,在农村有一种大仙,也叫顶神或叫跳大神,每一个人附身的神也不一样,有的是狐仙,一般叫胡老师,一般这样的人会给别人看病,我小时候周围就有这样的人,对这样的人充满好奇,他们本来是不抽烟的,来神的时候一般抽烟,鼻涕眼泪一大把,然后会用另一种声音和你说话,他一般会给你一点儿仙药。当他醒来之后,刚才做的什么事都不知道,当然也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大姑夫的二弟,十九岁就开始有金花附身,现在都八十多岁了,经常有好远的人来咨询,而且现在都直接拿钱,每天5个人,就有1000元的收入,在农村算是实现小康,大姑父说起他也是很羡慕。但我没接触他,感觉有些惧,也怀疑他是真的还是为了RMB,到底是真的还是装的,我们也没法说。
解离性心理也是分离性身份障碍,也叫多重人格障碍,将解离作为主要防御的个体,一定是自我催眠的高手,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转入另一种意识状态,并不是路人皆会,得有“天赋”。能够发展出解离性认同障碍的个体实际上更加聪明伶俐、拥有更高的人际敏感性。一个内在世界纷繁充裕的个体(虚构的朋友、幻想的成就、戏剧性变幻、随性的编造)在遭受恐吓或情感创伤时,会比那些不具备如此天分的个体更易退回自己秘密的内在世界中。解离性个体通常比较聪明、更具有想象力。
解离性防御机制之所以成为个体的首选策略,是源于特定的情境。个体发育早期,只是把这种不成熟的防御作为适应环境的最佳选择,继而这种方式逐渐成为自动反应,固定形成对所有情境的非适应性行为。解离性个体在儿童早年就会编造事实来文过饰非。因此他们常被别人斥为惯于“撒谎”,而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真的是记忆缺失。因为他们儿童期所依赖的客体给他们造成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因此他们现在并不相信权威,也不相信坦诚的自我暴露有益于自己。
解离病症的关系模式:受虐待,性虐待也包含其中。解离性个体的抚养者往往也有解离症状,这些养育者的解离症状可能直接源于他们自己的创伤性既往史,或间接由于酒精和成瘾物造成的自我状态的转变。
严重的解离性患者呈现“D型依恋”,即混乱-迷失型依恋,混乱型依恋会增加对创伤的易感性,即使轻微的虐待,如母亲情感上的忽视都会使他们遭受创伤性打击。同样,回避型依恋也可以作解离状态的一个预测因子,早年的创伤性经历会对儿童心理结构的发育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引起大脑边缘系统发育不良,胼胝体功能的异常,继而干扰小脑蚓体的发育。
协助患者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引导他们自我安抚、自我照顾和培养现实感,教导他们提高稳定情绪的能力,鼓励协作加强治疗联盟,在此基础上对解离性体验进行回忆和理解。总之,治疗师对患者的各个部分人格保持一致态度,在严格遵守专业规范的前提下,充分真诚和温暖,分析患者的致病信念,灵活运用辅助治疗手段,如催眠、眼动脱敏等技术,然后耐心等待患者对治疗产生反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