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离开故都去上大学之后,再也没有订过报刊杂志。只是偶尔会去街边的报刊亭购买。大概10多年前,在北京生活的时候,去买过不少《中国国家地理》、《互联网周刊》和《参考消息》等报纸或杂志。最近十多年,除了在飞机上,报纸已经看得非常少了,亦早已经忘记了少年时候订阅报刊杂志时的场景。
最近在微信的城市服务无意中发现了邮政提供的报刊订阅入口,又寻见了不少曾经熟悉的杂志和报纸。也在网络上搜索过,有专门提供订阅的网站,但价格比邮政的贵了不少,应该属于代理性质,帮你订阅,然后快递给你。
回想起年少时候,到了年底,会着急地去找在收发室工作的舅舅,要来下一年报刊目录,勾选几个喜欢的,付好钱,然后开开心心得盼着新年之后的每一次欣喜。
我用微信中邮政官方提供的页面订阅了《咬文嚼字》和《少年百科知识报》,期待着过段时间收到它们。《咬文嚼字》是我现在非常喜欢看的一份月刊,之前在街道的图书馆借阅过,在多抓鱼二手书平台上面购买过。《少年百科知识报》是我小时候订阅时间最长的一份周报,我非常喜欢里面的各类知识,尤其是科技类的内容,也喜欢它的排版和美术。我还曾经向它投过稿,分享我在生活中的小发明小技巧。我希望自己的正上小学的两个孩子也能像曾经的我一样,每周盼望着收到报纸,然后满心欢喜地读完每一个版面、每一篇文章。
现在尚不知不久后收到的杂志和报纸是否增加有塑料薄膜的保护包装,不然被邮递员放到楼下的邮箱盒子中容易弄脏。但可以想象的是,翻开崭新的纸张,闻着油墨的芳香,心情一定惬意而舒畅。
不曾想到,20多年之后,人到中年,竟重拾起报刊订阅之乐来。还是同样的杂志,还是同样的报纸,不同的只是,足不出户,在手机上面动动手指,就可以静静期盼了。
网友评论